产教融合看山东
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 “双化”协同培养数智时代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发布时间:2025-09-29 14:3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 张宁 A+A-
-分享-

  “建设绿色智慧的数字生态文明,加快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转型,是国家发展战略,也为职业教育发展指明了方向。”谈起如何适应国家数字化、绿色化发展转型,山东水利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王维介绍。

  近年来,山东水利职业学院适应新技术和产业变革要求,推动专业迭代升级,逐步形成了特色鲜明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强化专业对接产业,提升学生的数字化、绿色化素养,使学生所学专业更加高效精准地对接产业发展,取得了积极效果。

  对标行业发展需求

  创新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

  “我们在教学中强调的生态环保选线、优化线形设计、土石方全线统筹、纵断面设计与取土场设计结合,消除高填深挖等均体现了绿色设计理念。”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教师李燕飞说,学校构建了适应行业、企业发展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她教授的“道路勘测设计”课程就对如何体现数字化、绿色发展理念等进行了全方位、多维度的教学设计。

  为适应行业数字化及绿色低碳转型升级需要,提升专业结构与地方产业结构的契合度,该校对标教育部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指导意见和国家专业教学标准,推动传统专业进行数字化及绿色低碳转型升级改造,形成了以水利为特色、以工科为优势的专业布局。目前,开设水利、交通运输、土木建筑、资源环境与安全、装备制造、电子与信息、财经商贸、旅游、文化艺术9个专业大类。以交通土建类专业为例,他们围绕行业的数字化、绿色化协同发展要求,采用基于学分制的框架设计,一方面继续将工匠精神、劳动精神、创新创业、美育和通识素质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另一方面将数字化素质、绿色低碳理念作为学生职业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

  同时,该校面向行业数字化、绿色化岗位需求,重组重构课程,以课程模块化为载体,形成了内外贯通、数字化和绿色化协同的创新型课程体系。交通土建类专业在课程建设中融入人工智能、数字交通、数字化施工、绿色施工等内容,开设“人工智能”“BIM技术”等体现数字化创新应用的课程,对传统专业核心课程进行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着眼学生全职业生涯周期,为学生发展提供了职业能力发展的清晰路径、场景、载体、方法和资源。

  强化专业对接产业,促进产教深度融合

  “这份面向专业与产业的映射图,为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提供了改革依据。”日前,在该校召开的产教融合研讨会上,王维表示,双向奔赴的产教融合,为校企深度合作打开了成功之门。

  原来,为推进行业企业数字化和绿色化实践,强化职业教育面向社会开门办学、实现专业对接产业、成就职业精彩人生的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学校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等专业与中铁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等行业龙头企业合作完成专业调研报告,形成了专业与产业映射图,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产教融合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由此引领,该校重点面向公路、桥梁、隧道、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数字化岗位,实施“现代学徒制”培养、订单培养等校企深度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推进校企双主体育人,合理安排校内与校外、线上与线下教学,实施工学交替、岗位育人,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根据数字化、绿色化新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对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进行数字化、绿色化提升改造。交通工程软件实训中心配备了目前最先进的工程软件,可以完成BIM设计实训、工程造价实训、路基路面虚拟仿真、高铁轨道精调等实训任务;利用VR、AR等技术建设安全教育培训基地;轨道实训场、隧道实训场、无损检测实训室(场)等配备了测量机器人、轨检小车等先进仪器设备,为提升学生技能提供了高标准实训条件。

  以赛促学,提升学生数字化绿色化素养

  “我们重视各项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赛事对学生专业发展和未来成长的作用,并将数字化、绿色化素养深植于各项赛事的备赛中,取得了明显效果。”该校党委副书记、院长杨敬涛说。

  近年来,该校学生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赛项一等奖、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等国家级奖项35项,省部级奖项462项,赛事涌现出的优秀选手和技术成果,赢得了业内企业和行业专家认可,很多创意思路和创新成果所体现的数字化、绿色化理念,令人耳目一新,毕业生就业率、创业率和就业满意度连续多年稳步提升。

  同时,该校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针对水利、交通、环境等行业数字化、绿色化协同的整体发展态势和行业发展要求,课程思政体现数字化、绿色环保理念,积极推进专业思政与课程思政的耦合发展,探索出“课程思政+数字化+绿色化”的多层次网格化培养体系,提升了学生综合素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图片提供:山东水利职业学院)

学生使用背包式三维激光扫描仪进行扫描操作

智能水务管理专业的学生利用桌面VR系统学习

师生在轨道实训场使用轨检小车进行轨道检测

教师讲解工程基坑和主体建设过程中智能监测设备的运行状况

作者:​ 张宁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