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平市共有名师工作室66个,成员581人,涵盖了高中、初中、小学、幼儿园四个学段所有学科。
这些团队,是在滨州市名师工作室的引领下同步组建的。它们以学科为纽带,以“名师带动”为原则,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目的,以线上、线下研讨为重要方式,开展行之有效的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搭建促进全市骨干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名师自我提升的发展平台,打造一支在全市同学科教学教研中有成就、有影响的高层次教师团队。
课题研究全员参与,侧重省规划课题和教学改革课题
在邹平,强调以课题引领,侧重省规划课题和教学改革课题。要求每个课题的开题、立项、结题要全员参与,以加强教科研平台建设。
如2018年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承担的省级规划课题“小学语文单元主题式综合学习研究”顺利结题。探索中,初步形成了包括单元导读、主题诵读、以文带文、读写联动、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等基本课型的课堂教学操作体系,探索了单元主题式学习的基本课型及操作策略。
具体来说,重点从“篇”转移到“单元组”,围绕“单元主题”,引导学生自主建构、主动探究,做学习的主人,并充分融入教师智慧,将主题诵读、主题阅读和综合活动等加以优化整合。教学中,课题组改变传统方式,探索了“三案五步学习法”。如此探索,较好地解决了小语教学中“高耗低效”的问题,充分发挥了“语文教材”的育人价值。
如何选题与实验,高中英语名师工作室对此有发言权。该团队分析得知,影响学生英语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有“英语语言知识的碎片化”和“缺少语言知识的复现的有效语境”。立足问题、立足学情,他们力图以整合课程、创设语境为突破口,探索提升英语学习效益。其《聚焦话题,整合课程,创设语境---促进高中英语高效学习行动研究》在《中学生英语》发表,该教学模式通过了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成果评审。
同样基于问题意识,高中化学名师工作室让实验成为课堂重构的“助推器”和教学效率提升的“催化剂”,选择“创新化学实验,让核心素养在教学中落地的策略研究”为课题。实践中,由邹平一中和黄山中学主要负责实验重新设计和改进,长山中学和魏桥中学主要将课本实验实验进行微型化和生活化处理。教研两翼齐振,逐步从“知识本位”走向了“素养为重”。
搭建了“强校带弱校”平台,积极开展校际间、城乡间的教研互助合作活动
梁邹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成立之初,就确定了“骨干引领促成长”主题活动,总结出了“课前预习-小组互助-点拨提升-课后延伸”四步教学法,并推广使用。2018年,确立了“基于导学案的自主复习+重点突破”的复习方法。2019年,进行了“基于三实践两反思的主题式四步教研模式研讨”。
在集体教研中,骨干教师执教观摩课、年轻教师执教研究课,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磨。特别是搭建了“强校带弱校”平台,积极开展校际间、城乡间的教研互助合作活动。成员与联盟校教师进行教研计划研讨、送教送研、磨课研课、集体备课、复习交流等,资源共享互动交流,促进了联盟学校内城乡教育的共同提升和发展。
无独有偶。高中地理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送教活动、开设讲座、建设博客、开展小组沙龙,建设QQ群和公众号,吸引更多初、高中地理教师加入,分享资源、智慧,发挥辐射带动能力。
整体来看,邹平的各工作室还适时围绕“高品质教育”、“高品质师资队伍建设”等开展深入研究,为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教学改革提供决策咨询服务。
褚健组织学生参加北京大学大学先修课成绩优异,刘晓东完成了近十万字的读书笔记
人的成长是最终关键。集体教研倒逼专业提升,特别是年轻成员快速成长。从乡镇调入城区后,年轻教师李振华曾面临诸多困惑。在邹平市小学英语名师工作室提升了理论素养,在多次研修中提升,在实践中成长,在备课、上课、听课、评课中磨砺。
高中历史名师工作室褚健更是受益良深。在工作室引领、推动下,他组织学生完整参加了北京大学组织的大学先修课中国古代史学习,并参加考试,三名学生取得了A等的成绩并参加了南开大学等高校组织的历史暑期课堂。他报送的课例《缓和与对抗的交替》分别获得部级、省级“一师一优课”优课,执教的《经济体制改革》获得省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特色示范课堂”。其《冷战与国际格局的演变》被人民教育出版社评委优秀教学设计。
读书滋味长,很多名师成为阅读达人。如高中语文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袁玲带领成员们学习孙绍振《如是解读作品》,以增强文本解读能力,并开展微型讲课比赛。随后,研读胡勤主编“高中语文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丛书,鼓励成员们编写新教材任务群教学设计。而梁邹小学道德与法治名师工作室的主持人刘晓东注重读书积累,从教以来阅读了大量的专业书籍,边读边思,注重积累,完成了近十万字的读书笔记。如宁爱东在阅读名人系列、古诗词赏析、儿童文学系列书籍,作为物理教师成建却在王阳明心学系列书籍中收获颇多。
不摆架子,不搞虚名,邹平名师工作室将在提升名师教研能力、发挥辐射带动作用等方面真抓实干,建设更富有灵性、智慧的名师团队。
编辑:冀春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