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德州 > 正文
德州市德城区“7+52”教育联盟讲好“共赢故事”
发布时间:2021-05-10 10:47 来源:山东教育报作者:周沛洁 A+A-
-分享-

  “七彩教育联盟由德州市建设街小学、石芦街小学、解放北路小学等7所学校组成,多彩成长的同时和美与共,实现‘理念共识、资源共享、文化共建、特色共融’。”在不久前举行的德州市德城区教育联盟教研交流会上,德州市建设街小学校长范丽玲开心地介绍自己的伙伴,分享一年来共同教研的成长和收获。
  自成立以来,七彩教育联盟完善了小学6个年级5个学科的电子备课资料,创建了3个学科的当堂达标和单元检测资料库。2020年线上学业指导期间,联盟内60余名教师录制、审核、上传275个课时的课程资源,为学生居家学习创造了良好条件,保障了“停课不停教”工作的开展。
  同七彩教育联盟一样,北斗七星教育联盟是根植于德城区北部小学的教研共同体,由湖滨北路小学、天衢东路小学等9所优质老校与新校组成。联盟发展力求“点面结合”,既鼓励各学校“请进来、走出去”,提升自身教研水平,找到发展特色,又组织区域性教学研讨,分享研究成果,实现共同提升。在为教师们定制电子备课本、建立学科试题库的基础上,联盟积极开展送教助教活动,组织教师向农村小学送课,安排新校教师到老校跟岗学习。目前,北斗七星教育联盟拥有首批德州名师领航工作室主持人5人,80余人次在市、区级比赛中获奖。教师们积极分享教育经验,先后在各级期刊发表40余篇文章。
  七彩教育联盟、北斗七星教育联盟取得的优秀成果是德城区学校校际互动、联片教研、均衡发展的缩影。2016年9月,德城区开始探索推进联片教研,坚持“抱团取暖、合作共赢”理念,城区中小学成立教育联盟,设有联盟中心校,打破“以校为本”“单兵作战”的传统格局,增进校际学科教研、教师培养等深度沟通,促进区域教育质量整体提升。
  “最初划分教育联盟时,我们主要考虑了学校之间以强带弱、就近结盟、城乡联动,充分发挥联盟中心校的辐射、带动作用。”德城区教体局分管负责人介绍,“区教研室一直跟进联盟教研工作,推动教研活动立足课堂,立足教师发展,立足教学质量提升。”
  2020年,伴随行政区划调整,又有9所学校加入联盟大家庭。至此,全区52所中小学形成7个教育联盟,共商共研共促教育教学工作。区教研室7名教研员作为教育联盟特定联络员,全程参与联盟学科教研、听课评课及线上备课录课等教研活动。
  作为叁仁行教育联盟的特定联络员,教研员孙洪岩跟随联盟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各类教研活动,深刻感受到学校间的促进与成长。“德州市第五中学是一所文化底蕴深厚的老校,也是联盟中心校。在该校的带领下,3所学校基本形成了校际互动、教师互动、中心辐射、以强带弱的联片教研机制。从发展规划看,联盟校教研活动不再局限于教师培训、课例研讨,而是在此基础上扩展至班主任培训、命题设计培训,学生统一检测、统一分析,通过纵横比较来查找问题、总结经验,进一步丰富联片教研内容,实现强弱互补、资源共享、交互引领、双赢共好。”
  同为初中教育联盟,以德州市第九中学为首的五校教育联盟,立足高效课堂建设,全方位开展校际学校、年级、班级管理交流和观摩活动,发挥第九中学“235”教学模式、黄河涯一中“621”互助教学法、明诚学校“小组合作”教学模式等学校特色,探索一套适应不同学科教学特点、更优质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
  “通过参加联盟教研活动,我对教材的了解更加深入,对课堂的掌控更加灵活,对学生的指导更加精准,受益颇多。”明诚学校初中部教学副主任李冰说。
  “我们将持续关注学生、教师、学校3个发展主体,进一步提升教研工作。”德城区教体局分管负责人表示,“根据教学中突发问题、重大问题、共性问题、难点问题组织联盟教研,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推动全区教育更好更快发展。”

作者:周沛洁

编辑:周玉森

相关阅读

乐陵:这个暑假“动”起来

 近日,清晨一大早,在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运动打卡”活动如火如荼。“47.48.49……”四年级二班近20名 ...

08-01 14:19乐陵市教体局

夏津以“三体1+N”破解体教融合“碎片化”难题

在深化体教融合、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浪潮中,夏津县教体局以创新的“三体1+N”育人体系和省级、国家级试点项目、基地的落地, ...

08-05 14:5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乐陵:“一站式”助学贷款优化服务助力学子圆梦

近日,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德州市乐陵市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进入高峰期,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乐陵籍学生邢胜男 ...

08-18 09:20中国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