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舌尖上的浪费,青大人在行动 !
发布时间:2020-09-04 09:27 来源:青岛大学 A+A-
-分享-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重要指示。青大学子积极响应号召,身体力行,坚决抵制餐饮浪费,争做文明节俭青大人,共同营造浪费可耻、节俭可贵的校园氛围。并向广大学子发出如下倡议:

一、 适度点餐消费 适度点餐从一餐一饭做起。

在校用餐,适度点餐、节俭消费。反对奢靡、攀比。反对点多、剩菜。吃多少点多少、吃不了就打包,自觉养成不剩饭菜、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

二、传承勤俭美德 

制止餐饮浪费蕴含着勤俭的美德。

作为学生,应自觉传承中华民族勤劳节俭等传统美德,牢固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道德理念。

三、倡树文明新风 

让节约成为潮流,积极倡导和践行“光盘行动”,重拾“节俭”情怀,树立爱粮、节粮新观念,形成坚决制止餐饮浪费的决心。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校园氛围。

校园的美丽不应是残缺的,校园的文明不能是腐朽的。它们的发展离不开节俭精神的加持。

浪费可耻,节俭可贵。为了让校园的面貌更加美丽,文明更加灿烂。青大学子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说立行,勤俭节约。于一餐一饭中,做抵制餐饮浪费的践行者,做文明节俭的追随者,做美化校园的倡导者。坚决抵制餐饮浪费,争做文明节俭青大人!

将“厉行勤俭”进行到“光盘”为青大er的行动力点赞!

校学生会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青岛大学学生会积极发挥校园学生组织的带头作用,杜绝“舌尖上的浪费”,营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校园环境。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在引领珍惜粮食的文明风尚中,在发扬勤俭节约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学生会从不止步,一直在路上!

“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青岛大学学生会在行动!

校研究生会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校研究生会积极响应号召,召开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线上主题座谈会,并倡议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文明餐桌光盘行动做起。

座谈会后,校研究生会成员们以身作则,积极参与文明餐桌行动,在餐桌上实行三光行动:“盘光、碗光、锅光”,并对剩余的饭菜打包带回。

校社团联合会 

虽然现代农业科技已经高度发达,但“来之不易”的古训并未过时。谷菜禽畜虽然是自然界的馈赠,但更是人类辛勤劳动的成果。爱惜食物,杜绝餐饮浪费,既是对大自然的敬畏,也是对人类劳动的尊重。


青岛大学学生社团联合会的全体成员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于是积极响应青岛大学团委的号召,身体力行,坚决抵制餐饮浪费,争做文明节俭青大人,共同营造浪费可耻、节俭可贵的校园氛围。

校大学生文明督导岗  

为贯彻习近平主席“厉行节俭、反对浪费”这一重要指示精神,青岛大学文明督导岗脚踏实地的连续多年开展“光盘行动”,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大学生文明督导岗一直以来都在加强监管,采取了加强宣传教育、文明规劝引导、典型示范激励等措施来贯彻“厉行节约,反对浪费”重要指示精神。青大学子们响应号召也积极参与进来,做到了餐餐光盘,营造了良好的氛围。

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要牢固树立“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等道德理念。“静以修身,俭以养德”。亲爱的青大学子们,让我们积极行动起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立说立行,践行节约,拒绝浪费!

 《青大园》编辑部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积极响应总书记“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号召,秉持青大学子一贯的作风,《青大园》编辑部的小园丁们近日再度掀起“光盘”热潮。

从家庭厨房到外出聚餐到学校食堂,随处可见的“光盘”体现出小园丁们出色的节约意识。


餐餐光盘,不仅仅是对食物的尊重,更是对劳动者的尊重,亦是青大学子优良素质的体现。“小份,适价”、“n-1点餐模式”、“吃多少,点多少”、食堂打饭打“半份”,从餐厅的服务方式到学生的消费方式,“光盘”所代表的节约精神贯彻在每个人的心中。

每一次对“舌尖上的浪费”的拒绝,带来的是由物质到精神的蜕变,而珍惜的每一粒米,每一份菜,亦是对其生命的不负与尊重。

青年志愿者联合会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习总书记近日对制止餐饮浪费发出重要指示以来,青志联各级干事身体力行,坚决抵制餐饮浪费,争做文明节俭青大人,以实际行动响应号召。

在每日饮食方面,深入贯彻落实“光盘行动”,吃多少,买多少,剩饭打包走。青志联各位同学积极分享,大力弘扬以“光盘”为荣,以“剩宴”为耻的良好风尚。很多同学都有点外卖的习惯,因为对外卖分量不熟悉,很容易买多剩下,于是事先联系商家确认餐品分量,选择最适合的餐品减少浪费。

青志联的成员们,亲力亲为,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营造“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校园氛围。亲爱的青大校友们,勤俭节约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就让我们一起努力,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习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于一餐一饭中,共同建设美好生活吧!

“青小微”团委新媒体中心

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就“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作出的重要指示,青小微新媒体中心的同学纷纷晒出自己的餐厅光盘照。

光盘别怕胖,文明做最棒!今天你的餐桌为“光盘”打call了吗?

青岛大学大学生艺术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制止餐饮浪费行为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青岛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响应学校号召,积极开展以“光盘、光瓶、节水、回收再利用”为核心表现形式的“两光一节一回收”行动,努力在全学校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浓厚氛围,杜绝“舌尖上的浪费”。通过全团动员取得了良好成效,展现了青岛大学大学生艺术团的良好精神文明风貌。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青岛大学大学生艺术团坚持校团委、党委的指导、领导,亲身动员并实践节约精神,以此带动身边同学,传播正能量校园文化,力求促成节俭团风校风,不断续写我校精神文明美德建设新篇章。

环境工程与科学学院

光盘行动的宗旨是餐厅不多点、食堂不多打、厨房不多做。该活动倡导厉行节约,反对铺张浪费,带动大家珍惜粮食、吃光盘子中的食物,得到从中央到民众的支持。


“光盘”行动广泛传播,体现了人们对请客吃饭时造成的铺张浪费有了一次理性的回归;另一方面,这项活动与国家严打贪污腐败,杜绝党内不良作风以及移风易俗开展新风尚的大思想不谋而合。

该行动在取得良好开端的同时,更难得是需要“持之以恒”。

我们作为环境学院的学生,更应该积极参加到这种活动中来。在本次活动中,2019级4班的同学们都积极响应积极参加,完成了各自的光盘行动。

法学院

法学院同学们积极响应国家和学校的号召,以身作则践行光盘行动,不浪费每一粒粮食,不辜负每一份劳动,从每一餐做起,自觉抵制舌尖上的浪费,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袁隆平说过,一粒粮食能救一个国家,同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可以立竿见影的缓解许多问题。既能减轻食物对环境的影响,也能节约食品生产所需资源。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爱惜粮食、尊重劳动、低碳简约是现代文明生活风尚。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努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良好氛围,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召开了一定范围的座谈会,并组织学生饭后光盘或者打包,让勤俭节约精神贯穿校园。

在政管学子举行的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们一起学习了“制止餐饮浪费,做文明青大人”的倡议书,并承诺从自己做起、从细微处做起、从现在做起,带头杜绝浪费,珍惜劳动成果;带头简朴节约,弘扬传统美德;带头低碳生活,倡导文明新风。大家在食堂、在餐馆,自觉做到合理饮食,实践“光盘行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做尊重劳动成果的示范者和践行者。


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希望艰苦朴素之品德能够深入学生思想,自觉节约一粒米、一滴水、一张纸、一度电,力戒过度消费、奢侈浪费,做中华传统美德的传承者。

希望我们青大人可以做尊重劳动、勤俭节约的行动派,在弘扬真善美中传递青春正能量,努力促进全社会形成以浪费为耻、以节约为荣的良好风尚。   

文学院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对“反对浪费,厉行节俭”做出的重要指示,文学院学生会组织了18级19级班团召开了线下座谈会。

每一粒粮食都值得被尊重,每一次的节俭都值得被提倡。通过座谈会,同学们都纷纷表示以后会以更大的热情和坚持投入到“光盘行动”中,并且积极向班里同学传达此次座谈会的内容,让“光盘行动”不止成为口头宣传,更多地落实到生活中。

生活行节俭,餐桌上光盘,文学院一直在努力!

医学部

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为引导学生形成爱惜粮食、尊重劳动、低碳简约的现代文明生活风尚,医学部向全体学生发出行动倡议,同学们积极响应参加“光盘一族,勤俭先行”活动,拒绝“舌尖上的浪费”,切实培养节约习惯。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难忘英雄!母校毕业典礼上,3209名毕业生痛悼援坦救人牺牲学长张军桥

6月27日,毕业生张振告诉记者,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张军桥老师的事迹。提起他时,张振忍不住再次落泪。

07-01 09:16极目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铜像揭幕落成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

07-02 08:41山东财经大学

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在青岛工作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07-02 14:31山东理工大学网站、大众新闻客户端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