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首批“科学之光”通识课开讲 首席教授全是“腕儿”
发布时间:2020-10-12 14:10 来源:南京日报作者:南萱 谈洁 A+A-
-分享-

 一踏入大学校门,就能和中科院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零距离!南京大学2020级本科新生,就享受到了授课阵容极为“奢华”的新生通识课程教育。10月10日晚,南京大学首届“科学之光”系列通识课正式开讲,中国科学院院士邢定钰、祝世宁,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鹏飞担任主讲人。

“科学之光”通识课开课时间定在晚上6:30,教室里早已坐满了学生。正式开课前,中科院院士、南大校长吕建还为邢定钰院士、祝世宁院士和陈鹏飞教授颁发了南京大学首批“科学之光”首席教授聘书。“‘科学之光’通识课是今年南大的首创,这无疑是一场学术盛宴,希望你们能够从名家名师身上感受科学精神、科学风范。”吕建还饶有兴致地和学生们一道听了邢定钰院士的第一节课。

大咖开讲,课堂上满是会心的笑声。祝世宁院士和学生们聊起了什么是“科学”,邢定钰院士则用欧几里得《几何原本》作为开场,而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鹏飞的引言更为精彩:“你们觉得天文系和哪个系会更接近呢?我的理解是历史系。它们的共同点是都是研究历史的,历史学研究的是人的历史,我们天文学研究的是宇宙的历史。我们仰望星空看到的,其实是整个宇宙137.9亿年前的历史。”陈鹏飞妙语连珠,一下子勾起了学生们对于天文学的兴趣:“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又颁给了天体物理,为什么诺奖对天文学情有独钟?这反映了学科发展的一个趋势,人们视野越来越开阔,胸怀宇宙,可能也同时回答了《小欢喜》中‘你为什么非要上那个南大’的疑问,因为南大天文是全国第一啊!”

记者从南京大学本科生院了解到,“科学之光”项目是南京大学“三元四维”人才培养新体系的一个重要育人项目,也是通识教育改革的重要改革内容之一。课程鼓励学科交叉、面向未来的前沿科学研究,如光电信息、天文宇宙、地球资源、智能与大数据、新能源、化生医药等学生较为感兴趣的科学前沿领域。

该课程面向大一新生开设,教学模式为“1+N+L”:1位院士或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理工科资深教授领衔。N位高水平教师加入组成教学团队。教学内容主要基于老师们近期主持或参与的重大科研项目、做出的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研工作或者近期发表在顶级期刊的科研成果。“L”为Lab参访,每门课程除开设系列讲座外,还会组织学生参访实验室,在实验室里开展研讨、实践等活动。(通讯员 南萱 融媒体记者 谈洁)

作者:南萱 谈洁

编辑:史守静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