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一起”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让留校也有“家的温暖”
发布时间:2021-02-04 09:34 来源:大众网 A+A-
-分享-

  “疫情时期我们住在一起就是缘分!大家都很珍惜。”这个寒假,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新能源学院2019级的田东峰和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的齐鹏,一起搬到了集中住宿的新宿舍,变成了新舍友。

大学生在宿舍里学习充电

  由于疫情防控形势升级,部分大学生选择推迟返乡或者在校过年。针对这一情况,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将关爱传递给每个人”,为留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保障,让他们过一个温暖充实而有意义的假期。

  全方位温暖举措让学生安心舒心

  早上七点,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2020级研究生李超就赶往实验室,“准备来测一下拉曼光谱,为实验的推进做个充分准备。”

  和李超同在一个项目组的齐浩为了逼自己“高效学习”推迟了回家,他和爸爸妈妈视频通话商量好:开完最后一次项目组会就回家和他们团聚。

丰富的学术报告和交流活动

  为了让研究生在古镇口校区专心做实验搞科研,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把学生宿舍楼的暖气调节得更暖更舒适。“观海苑餐厅菜肴也比平时更丰富,在古镇口校区打打球、听听讲座、做做实验,真的很惬意充实。”齐浩不禁感慨他的寒假生活。

  “想吃老家的饭就告诉我,我给你做。回不去的话,就来我家过年!”同为河北籍的教务处(荟萃学院)王文华老师,给理学院2018级的闫宇晴的一句留言,让她感动得差点掉了眼泪。不仅仅是来自王文华的关心,闫宇晴的辅导员、班主任、任课老师等听到这个消息都给她送去了水果、方便面和牛奶,“腊八的时候老师还给我带来了腊八粥!”

  据了解,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为留校学生提供了集中住宿,图书馆、餐厅、运动场地以及校园水果店、便利超市等保证服务时间和质量,每日安排消杀、测温等防控措施,并为留校学生发放防疫健康包。

  除夕和大年初一,学校还将为留校学生提供年夜饭和免费水饺,发放礼包和红包,体现大家庭的温暖,确保他们过一个温馨愉快的假期。

  充实的留校生活让这个寒假不一般

  “好好利用这段安静的时间,做点自己想做的、有意义的事情。”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2018级的齐鹏,由于疫情原因不能回到家乡邢台,他每天按时完成充电拓展的计划和青马班的学习任务,也在积极为考研做准备,“学习之余,和集中住宿的新舍友一起晨跑、打球。虽然学校比平常冷清了不少,但合理安排每天的生活,也一定是个不一般的寒假。”

  “本着安全第一、关爱到位、确保平安的原则,为留校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保障。”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学生工作部部长姚海田表示,“学校将关爱传递给每个人,让他们过一个有意义的假期。”

留校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2020级的智博伟每天吃完早饭准时来到图书馆,开始学习下学期的专业课程,为下一阶段的学习做准备。

  石油工程学院2020级研究生胡卓凡也每天泡在实验室里,盯着他的油藏数值模拟的实验数据,“不敢耽搁研究进度,每天都十分忙碌”。傍晚时分,胡卓凡也会忙里偷闲,一起到体育馆里打球,在餐厅吃个麻辣香锅,“每天都应该是充实愉快的一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海洋与空间信息学院2018级的解子祺则在专心准备一个省级科技比赛,“每天早上八点到达工训实验室,画电路板、修改参数”成了她留校期间的日常。虽然校园比平常安静了很多,但解子祺也很珍惜和队友一起准备比赛的时光,“我们都是对方的‘打气筒’,大家一起工作非常有效率”。

  “父母虽然希望我早点回家,但他们更尊重我的想法。我也会经常通过视频电话和他们联系,好让他们放心。”解子祺说团聚不在朝朝暮暮,给人生一个负责任的未来才是对父母最好的礼物。


编辑:王煜玲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