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鲁东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团队姜琳琳老师在《Marine drugs》(药物化学领域二区期刊)发表了题为《Cytotoxic Secondary Metabolites Isolated from the Marine Alga-Associated Fungus Penicillium chrysogenum LD-201810》的学术文章,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单位均为鲁东大学。
该研究对一株海藻共生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 LD-201810的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利用1D / 2D NMR、高分辨率电喷雾电离质谱(HRESIMS)、CD法以及单晶X衍射等方法,分别得到3个新化合物和5个已知化合物(图1),进一步评估了化合物1-8对4株人癌细胞系的细胞毒性,结果显示,化合物1和5表现出较好的细胞毒性。
共生菌,因自身独特的生活环境以及与宿主间的共同进化,使其具有独特的次生代谢体系,理应可以产生具有各种生物活性且结构新颖的次生代谢产物。随着相关学科领域的不断发展进步,一些共生菌来源的次生代谢产物已经并将继续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发挥巨大作用。
近三年,微生物与免疫学团队聚焦于动物病原微生物与免疫学技术、天然药物次生代谢产物等领域进行研究,获批授权发明专利8项,在《Frontiers in Microbiology》《Transboundary and Emerging Diseases》等国际权威刊物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生命科学学院科学技术处 撰稿:张建龙 李晓玲 审核:王美山)
编辑:迟佳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