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6月10日晚,由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的当代现实题材舞剧《挑山》在山东省会大剧院成功首演,收获了观众的广泛好评。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给老百姓呈现一部“看得懂、体会深、感悟透、接地气”的作品,创作团队多次深入社区实地采风,从最初的创作构思到人物设定,再到情节的布局,六易其稿,最终让动作跟肢体表达更加生活化,人物形象更加鲜活,充满了人间烟火味儿。近日,记者走近创作团队,了解舞剧《挑山》幕后的故事。
艺术来源于生活
舞剧《挑山》力求打造成为一部老少皆宜,“看得懂、体会深、感悟透、接地气”的当代现实题材作品。“在创作过程中,我们秉承的的原则就是要让老百姓看得懂,看得明白,看得真切,受到感动,让我们的作品充满人间烟火味儿。”该剧总导演、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舞蹈学院院长傅小青介绍到,“我当时看到一篇描写泰安市泰山区岱庙街道花园社区党委书记刘欣的一篇文章,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特别真实,特别生活,充满人情味儿,那我们为什么不能选择这样的题材讴歌呢?而且现在还缺乏这方面的呈现,特别是用舞剧的方式去呈现,我们有这份责任去做这样一件事情。”
因此,舞剧《挑山》没有直接表现泰山挑山工,而是将艺术创作视角聚焦于社区工作者这个特殊群体。为此,创作团队多次深入济南市舜华街道龙奥国际社区、泰安市花园社区等地采风,了解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情形和社区居民的趣闻轶事,从中选取有典型性的实例进行艺术加工,从而形成了以陈翠、崔小超为主要人物的故事线,同步塑造了傅大妈等鲜活的人物形象。“我当时一进入龙奥社区办公室,被满屋的锦旗震撼到,也就有了舞剧最后,在360度旋转舞台上,一位演员拿着一面锦旗的场景。”
在舞蹈语言上,舞剧《挑山》从生活原型中充分挖掘、提炼,融入打电脑、玩游戏、嗑瓜子等许多生活化动作和肢体表达,让观众看得懂,切实感觉到故事就发生在自己身边。
有突破就有挑战
在舞美设计上,该剧创新设计了旋转立体舞台,整体造型是同心圆,外圆建造了贯穿全剧意象的“盘山道”台阶,下部镂空,实现一景多用的效果;内圆设计了四个独立小圆,每个小圆构建了一个三层独立楼体,用来营造社区单元楼栋的场景。在视觉设计上,除了传统投影幕,每个楼体之间的墙体也被作为投影媒介,以便于充分展示舞剧所需视觉素材,呈现不同场景,达到服务剧情的目的。
“舞台的安全系数很高,但因为有六米高,加上演员们还需要在上面表演,动作幅度大,就导致舞台会有一点摇晃,所以演员们一开始上去的时候多少会有点害怕。”在谈到舞台设计时,傅小青表示,该剧打破了传统舞台的呈现方法,使其变得立体性,这也无形之中给演员带来一定的挑战。尽管台阶上都贴上了荧光条,但仍免不了磕磕碰碰。
另外,创作现实主义题材,如何把握“真实”这个度,对剧组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考验。如果把握不好,就会导致“做的过了别人觉得假,没做到位又会让人感觉不真实”的结果。所以,整个团队在正月初八第一天排练时,不是从舞蹈动作开始,而是从人物戏剧表演来进入,这也是与以前所创作作品的不同之处。
值得一提的是,剧中女主角陈翠的名字正好与已经去世的齐鲁时代楷模、历下区甸柳新村街道第一社区党委书记陈叶翠名字相似,记者也了解到,这部舞剧的原型之一正是陈叶翠,从她身上看到了兢兢业业、默默无闻的基层社区干部形象和新时代“挑山工”的精神面。在剧中饰演女主角陈翠的演员陈晨表示,自己在生活当中是一个很慢、有点温的性格,但是社区主任的形象却需要果断干练,事无巨细,对自己的挑战性也会比较大。经过两位导演不停地讲戏,自己与角色不断地磨合,渐渐的找到了感觉,也对这个人物的理解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据介绍,舞剧《挑山》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继创作大型民族舞剧《风筝》《乳娘》、舞蹈诗《沂蒙·沂蒙》《逆行》后推出的又一部力作,该剧紧扣时代主旋律,既展现了以陈翠为代表的基层社区干部、优秀共产党人的形象,反映了新时代社区工作者怀揣梦想、勇于担当、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时代精神,又同步展示了万户百态、烟火人家的画卷,以艺术形式诠释了“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记者 冀春鑫)
作者:冀春鑫
编辑:周玉森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