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植师德厚实“生长”的沃土——曲阜师范大学不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
发布时间:2021-08-02 09:1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孙琪 李文振 A+A-
-分享-

“修身立德,行为世范;追求真理,学而不厌;传道授业,诲人不倦……”在每年的“始业教育”培训中,曲阜师范大学的新聘教职工都要庄严宣誓,许下争做“四有”好教师的承诺。这不仅是对每名教师精神上的洗礼,更是对全体教职工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和人格品德修养的强化。这项宣誓,曲阜师范大学已经坚持了数十年。

作为扎根孔子故里的学校,曲阜师范大学在办学过程中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师道传统与答好师德师风建设的时代命题相结合,培植师德厚实生长的“沃土”。

建好中国教师博物馆

2018年,曲阜师范大学倡议并启动建设国内首座以教师为主题的现代化公益性专题类博物馆——中国教师博物馆。

“在至圣先师孔子故里、中国教育的发源地建设中国教师博物馆,具有不可替代的象征意义。”曲阜师范大学党委书记戚万学在博物馆筹建之初表示。为发挥好师德教育的功能,曲阜师大在建设中国教师博物馆的过程中紧扣“物”与“人”两条主线,以期实现“观物以明史、见贤以立德”的展陈效果,现已汇集各类文物藏品3000余件。“为教师传史、立言、勒功”这一理念在这里得到了广泛认同,鲁迅先生的任教聘书、陶行知先生的印章和信札、叶圣陶先生的手稿墨迹、“时代楷模”黄大年教授的工作手稿与曾用仪器……一份份实物与图文,彰显着名师大家的“学高为师,身正为范”。

为让文物从静态的展示中“动起来”,让历史“活起来”,博物馆以“为国弘文”为宗旨,紧扣“尊师重教”这一主题,建好中国教师博物馆特色平台,开发系列师德涵养体验课程,现已推出青少年文化教育公益项目“杏坛学堂”,启动了“师德公开课”和“教师大讲堂”,打造了“师德讲坛”“曲园雅师”职业礼仪风采大赛。

抓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牛鼻子”

曲阜师大从2017年开始为教职员工举行荣休典礼,这一仪式成为学校弘扬尊师文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与此同时,每年对新聘教职工开展岗前培训期间,专门开展师德专题培训,邀请师德高尚、深受学生喜爱的老教师,结合自身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的切身体会,从德与才两方面详细传授“如何做一名合格的大学老师”,使青年教师一开始就受到名家献身教育事业的精神熏陶。专门开设“曲园师德讲坛”,连续5届邀请23名学高身正的一线教师与广大师生分享育人故事和从师感悟,用真人真事诠释师德内涵、彰显师道精神。

为“教师后备军”注入“为师之魂”

作为师范类院校,如何为“教师后备军”注入“为师之魂”,一直是曲阜师大潜心探究的问题。

早在1994年,曲阜师大就设立了《论语》公共选修课。经过20多年的建设完善,目前学校已设立传统文化公共选修和国学修养公共必修两大课程模块,增加了“中国传统文化概论”“儒家人生与道家智慧”等60余门校本课程。

“孔子大讲堂”“洙泗讲堂”等文化育人平台,“传统礼仪研修”“大学生成人礼”“国学知识竞赛”等校园文化活动,“传统礼仪研修”“释菜礼”“孔子文化使者授旗”等仪式,通过传统文化与现实生活“有温度的连接”,涵育具有家国情怀、乐学精神、自强品格、君子风范特质的学子。

学校还积极创新师德师风教育载体,打造了原创话剧、校园微视频、公益广告等精品文化项目。原创话剧《夫子》是国内首部呈现孔子教育事迹的话剧,2020年1月成功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行动计划”。

加强师德建设没有休止符,师德建设永远在路上。校长张洪海说:“曲阜师大深耕厚植,以‘秉承中华文化精髓,兼容古今治学之道,肩负人文教育使命,培育立身行道之人’为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师道,育师德,铸师魂,精心做好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通讯员 孙琪 李文振)

作者:孙琪 李文振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在这里,触摸文化的底气——探访山东大学博物馆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10-09 14:21中国教育报

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新禽添彩绿满园,生态画卷再添灵动之笔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

10-10 10:19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

大团队揭秘!9000年前的小豆长这样

一颗小小的炭化豆子能承载多少历史?让我们跟随山东大学陈雪香教授团队走进后李文化小高遗址。

10-10 15:54山大融媒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