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项改革重点任务!烟台大学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全面启动
发布时间:2021-08-24 08:46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 A+A-
-分享-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日前,烟台大学制定出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工作方案,确立了13项改革重点任务。从学校事业发展业绩评价、中层单位年度考核、中层单位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干部选拔任用、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与考核、绩效工资改革、导师聘任与考核、学科带头人聘任与考核、人员招聘改革、招生制度改革、学生学业评价、学生综合评价和评先评优、学校荣誉制度体系建设等十三个方面入手确定改革重点任务。

  据了解,本次深化教育评价改革特成立领导小组,由学校党委书记和校长担任组长,党委常委班子成员担任副组长,相关职能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任成员。负责统筹学校教育评价改革及评价改革核查整改工作的组织领导和工作协调,及时研究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同时,为确保各项改革任务落实,学校各牵头部门和参与部门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对现有相关制度和文件进行梳理、修改、完善、补充,形成了包含32项内容在内的《烟台大学教育评价改革任务落实制度清单》,按照规定的时间节点完成相关任务。

  通过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下一步将实现“立德树人落实机制更加完善,引导教师潜心育人的评价制度更加健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办法更加多元,全校教职员工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更加充分调动,形成具有烟大特色、适应新时代高水平大学建设需要的教育评价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的总体目标。

  十三项改革重点任务具体涉及到哪些方面呢?一起来了解一下详情。

  1.学校事业发展业绩评价

  注重绩效评价,突出高质量发展导向,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任务、学科评估、省事业单位分类考核、博士授权单位申请以及学校“十四五”规划涉及的学校事业发展关键性核心指标为主要参考,兼顾不同主体类型、不同学科属性的特色内容,分级分类设计指标体系,统一评价标准,实行绩点评价制度,应用于中层单位年度考核、中层单位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教师及辅助人员职称评聘与岗位考核、管理人员岗位聘任与考核、绩效工资、导师聘任与考核等。

  2.中层单位年度考核

  坚持定性考核与定量考核相结合、日常工作过程性评价和单位目标结果性考核相结合。根据中层单位性质,分类分层确定考核指标和目标任务,强化对高水平大学建设关键指标的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年度奖励性绩效、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

  3.中层单位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考核

  考核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省委工作要求以及学校党委工作安排的实际成效,将落实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办学方向、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依法治校办学、维护安全稳定等作为评价重要内容。注重考核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领导干部的政治素质、履职能力、工作成效、作风表现,激发中层领导班子和中层领导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树立担当作为、改革创新、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为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对学院、职能部门、直属单位领导班子实行分类考核,对中层领导干部根据不同岗位特点实行分级分类考核。

  4.干部选拔任用

  完善学校干部选拔制度,做到精准科学知事识人,突出政治标准选用干部。明确选拔任用党政管理干部,原则上应有思政课教师、辅导员或班主任等学生工作经历。

  5.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与考核

  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科学合理确定岗位职责,坚持以岗定薪、按劳取酬、优劳优酬,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激励机制,形成能进能出的聘用机制、能上能下的岗位动态管理机制。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岗位特点,坚持分类评价,推行代表性成果评价,完善同行专家评议机制,注重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按照教师和辅助系列职称评审及岗位聘任与考核、管理人员岗位聘任与考核分类制定评价办法,形成学校职称评审、岗位聘任与考核制度体系。

  6.绩效工资改革

  深化绩效工资改革,完善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绩效工资激励与总量控制机制,探索适应学校事业发展目标的绩效工资合理增长机制,下放二级单位绩效激励自主权,激发人才创新活力,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

  7.导师聘任与考核

  坚持把师德表现作为聘任与考核的首要要求,把立德树人作为导师的根本任务。完善研究生导师聘任与考核办法,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现象,将论文抽检结果作为导师聘任与考核的重要依据。完善本科生导师聘任与考核办法,把思想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课堂与课外教育结合,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结合,严格管理与人格感化结合,对学生加强思想引导、专业辅导、生活指导、心理疏导。

  8.学科带头人聘任与考核

  健全学科组织化建设,完善学科带头人聘任与考核,注重学科标志性成果和关键性指标考核,个人评价与团队评价相结合。

  9.人员招聘改革

  加强学科顶层设计,科学平衡人力成本及学校高质量发展需求,按照学科实际和岗位需求合理制定招聘条件、确定学历层次,建立以品德和能力为导向、以岗位需求为目标的人才引进使用机制。

  10.招生制度改革

  探索本科招生改革,吸引优质生源。深化研究生招生改革,加强科研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考察。

  11.学生学业评价

  严格学业标准,完善学生学业要求,完善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的学业考评制度体系。加强课堂参与和课堂纪律考查,引导学生树立良好学风,严把出口关。完善实习(实训)考核办法,确保学生足额、真实参加实习(实训)。

  12.学生综合评价和评先评优

  探索德智体美劳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有机结合、学习全过程纵向评价与德智体美劳全要素横向评价有机结合的综合素质评价办法,形成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制度体系,完善学生评先评优奖励结构和制度体系。

  13.学校荣誉制度体系建设

  完善学校教职员工荣誉体系,规范学校面向教师、管理人员、辅助系列人员、工勤人员的各种评先评优活动,形成完整的校级荣誉制度体系,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编辑:孙悦琛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