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 把根留下——鲁东大学省派第一书记驻村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1-08-31 09:3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姚玉勃 A+A-
-分享-

“我们都想让书记们再多待几年。”这是村民们在省派第一书记们临行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一身尘土不忘本,两脚泥巴践初心。”两年前,在全国、全省脱贫攻坚战进入“啃硬骨头”的关键阶段,响应省委号召,鲁东大学派驻宁津县刘营伍乡的4名第一书记和1名驻村工作队员——郭连军、柳广军、梁平、戚昭君和朱建德,奔赴宁津县刘营伍乡刘旺言村、周庄村、商西村、龙潭村,投身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第一线。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

“要想让脱贫攻坚成果和乡村振兴走得更远,就必须有精神层面的文化引领。”第一书记们到达宁津后,便赴县教体局等职能部门交流和对接,就鲁东大学与宁津县在教育、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进行了充分探索,努力在教育、科技、文化扶贫等方面加强沟通和协作,为宁津县和帮包村建设多作贡献。

2019年以来,鲁东大学先后派出由6名校领导带队、51名处科级干部参加的10批团队到宁津县走访对接。在第一书记的推动下,烟台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设立的宁津实践中心(示范基地)最终揭牌。宁津县委副书记、县长沙淑红说道:“我希望,以实践中心建设为契机,双方不断扩大在扶贫、教育、科技、生态等领域的协作,实现校地更高层次的共同发展。”

两年来,第一书记们在宁津一中设立“生源与就业实习基地”;为龙潭村小学捐赠电脑,建立电子阅览室,捐赠国学书籍,指导“国学筑梦教育扶贫”项目;邀请农林作物专家为当地干部、群众举办农业技术扶贫暨农业创新项目推介会;组织师生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为扶志和扶智加注“心动能”……

从学校到学院,从教授到学生,从智力到资金,第一书记们把教育扶贫和文化扶贫摆在重要位置,发挥学校教师教育特色和人才智力优势,在校地及帮包村之间架起了连心桥。

乐业先安居,安居重文化

“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不是挂在嘴上的漂亮口号,而是要扑下身子,靠实实在在的努力奋斗才会实现伟大事业的成功。”

两年来,户户通项目共计完成3万多平方米,新建排水沟3400米,硬化路面3600平方米,安装太阳能路灯167盏,外墙粉刷4200平方米,墙绘1500平方米,安装健身器材31件……第一书记们抢抓机遇,以改变村容村貌为抓手,在全面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础上,积极争取政策支持,明确了村子道路修缮、生态环境提升、文化场所建设等改善和提升项目。

除硬件方面,第一书记们还组织开展了多项破旧立新、倡树新风等文化活动。“好婆婆好媳妇”评选带动形成“互爱互助”的良好民风;“美丽庭院”“星级文明户”评选提高了村民的文明素养,刮起文明新风;“四德榜”挖掘“品行之星”,选树“村民榜样”。他们还把商西村公墓建设成宁津县第一批、刘营伍乡第一个公墓,带动全乡移风易俗,为打造乡村振兴样板贡献了教育力量。

“感谢第一书记们给老百姓带来的实惠,我们村变化真的很大!”周庄村党支部书记周福深说。当前,第一书记们帮扶的4个村村容村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成为刘营伍乡的“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

脱贫有政策,致富靠产业

“有了好的村容村貌,还要有扎实的农业基础和好的产业项目。政策是脱贫的助推器,但产业才是致富的发动机,有了产业,扶贫才能‘脱得了、稳得住’。”

第一书记们深入群众调查研究,调研分析帮包村及所在县乡的发展现状,积极探索能让农民增收致富的产业项目。为确保各村农业粮食丰产,大力建设农田水利设施,新打机井21眼,维修机井19眼,挖土方1万立方米,挖引水沟1200米,解决了老百姓的“旱时浇水难、涝时排水难”问题。

“让先富帮后富,带动刘旺言的父老乡亲共同致富。”针对当地蟋蟀养殖的传统,刘旺言村第一书记郭连军指导“刘记丫头”蟋蟀罐传统制作工艺成功申请省级非遗,带动全村40余人就业,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龙潭村种植葡萄已有近百年历史,该村第一书记邀请专家指导推动生态大棚有机葡萄种植技术,有力地促进了葡萄产业的优化升级。另外,规划建设了龙潭村田园旅游综合体,开辟了生态旅游市场。今年五一假期,龙潭村吸引游客近3000人次,带来了9万余元的旅游收入。驻商西村第一书记梁平通过与农学专家合作,推广辣椒新品种种植,也大大提高了村民收入。

两年来,第一书记们上下协调、横向协作,力促产业创新升级。在村两委和村民的努力奋斗下,4个村共投入产业资金400余万元,村集体每年实现固定收益32万余元,4个村的22户44人全部实现稳定脱贫。

而今,迎接鲁东大学驻宁津县刘营伍乡团队5位同志的是帮包村整洁明亮的街道、村民家里丰盛的餐桌、村民个人鼓起的腰包和老老少少绽放的笑脸。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千年梦想照进了现实,照耀着新时代的刘营伍乡的4个帮包村。

(通讯员  姚玉勃)

作者:姚玉勃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青岛科技大学:探寻乡土廉韵,以青春行动厚植廉洁初心

近日,青岛科技大学“清廉校园”建设专项实践团走进安徽省绩溪县长安镇,开展“尚廉青年·践廉守廉”暑期社会实践,在行走中解锁 ...

09-01 09:13中国教育新闻网

山东大学成立低空科学与工程学院

据山东大学新闻网消息,8月23日,2025低空技术与工程前沿论坛在山东大学威海校区举行。新闻稿中提到,山东大学已成立低空 ...

09-01 15:22山东政事

齐鲁师范学院 “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建设落成

8月28日,齐鲁师范学院山东省婴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历下区百合幼教集团成功举行“托幼一体化”示范实践基地揭 ...

09-01 16:34齐鲁师范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