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大学《文史哲》杂志: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发布时间:2022-03-02 09:23 来源:光明日报 A+A-
-分享-

《文史哲》杂志主编、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学典在《光明日报》头版刊发文章,“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这是《文史哲》杂志承担的重大使命”。

微信截图_20220228064252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不平凡的2021,我们经历并见证着太多美好的故事。

对《文史哲》杂志来说,2021年还有“喜上加喜”的一件事!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收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

总书记回信既有对期刊的肯定,也有对杂志未来的期待,同时也面向整个哲学社会科学现状提出了希望。这是我们为之努力的方向,也是我们肩负的使命。

为了更好地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文史哲》杂志在文章的选择、学术尺度的坚持和办刊的开放程度等方面进一步提升,强化了有关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案例等方面的研究,大大增加了“文明互鉴与中国道路”栏目刊发的频率,致力于把中国道路置于不同文明之间对现代化共同探索的研究上来。

时代的责任赋予青年,时代的光荣属于青年。20世纪50年代初,时任山东大学校长的华岗在创办《文史哲》杂志时提出“每期杂志都要有一个新面孔”。如今,随着学术界代际交替的完成,学界主力军已经变成1980年前后出生的学者,我们愿给他们提供平台和支持,让学术界的后继力量走向前台。在编辑部内,三分之二的编辑是80后,这使得《文史哲》杂志拥有更多新鲜血液、充满生机活力。

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让世界更好认识中国、了解中国,这是《文史哲》杂志承担的另一重大使命。中国从来不缺让人热血沸腾、感动至深的故事,而应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文史哲》杂志英文版做了有益尝试,从之前的每年两期到今年增刊至三期,到2023年将发展成季刊,每年四期。我们要用更动人的故事、更有力的话语向世界介绍中国,持续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刚刚闭幕的北京冬奥会,成为我们向世界展示中华文化魅力、展现中国精神内核的重要舞台,特别是开闭幕式中出现的“二十四节气”和“十二生肖”,进一步彰显了中国人的文化自信。这进一步激发我们,在实现物质脱贫后,打造一种与中国道路相匹配、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可对接的东方伦理型生活方式。提升国民修养,构建礼仪社会,让人民有教养、有操守、有境界、有品格,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我们,必须更加努力。(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王煜玲

审核:冀春鑫

相关阅读

山东师范大学严正声明!

近日,山东师范大学发布严正声明,所有入学相关通知均以录取通知书、学校官网及官方公众号发布为准,切勿轻信“内部渠道”“特殊 ...

08-01 10:15山东师范大学

青岛理工大学构建一流工科基础课程教学育人体系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

08-01 11:03中国教育报

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

8月1日至2日,中国体育科学学会女科技工作者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暨学术交流会在山东体育学院成功举办

08-02 21:20山东体育学院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