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5日、6日,由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联合山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共泰安市委宣传部出品的舞剧《挑山》在中央歌剧院上演。
《挑山》本次赴京演出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反响。“这部舞剧让我一个久居北京的山东人再次感受到来自家乡的味道,感受到社区干部为我们居民服务的点点滴滴,真的太精彩,太震撼了!为山东点赞,为主创团队点赞,为社区干部点赞。”一直沉浸在舞剧情绪中的观众崔丽华说。
海淀区永定路街道一街坊社区党委副书记孔雪雁也表示,作为一名从事社区工作10多年的社区工作者,看完舞剧《挑山》后,感同身受。剧中几个单元的小故事都实实在在地出现在社区工作中。广场舞扰民、房屋漏雨、家庭矛盾调解等都需要我们耐心细致地做工作,繁杂而琐碎,都说千万根线穿居委会一根针,作为连接政府和居民的桥梁,每名社工在工作中都秉承着群众利益无小事的理念,努力做到心细一点,眼尖一点,手快一点,嘴甜一点,腿勤一点,让社区居民感受党和国家的关怀,保障为民服务“最后一公里”的畅通。

舞剧《挑山》立足齐鲁地域特色,创新吸纳大量山东艺术元素并进行艺术再造,紧紧围绕新时代泰山“挑山工”精神的塑造和表达,展示了一幅万户百态、烟火人家的动人画卷。作品讲述了泰山脚下锦绣社区主任陈翠和社区干事胡小适用心用情为百姓解忧的感人故事,在社区大小矛盾的化解中再现了基层党员干部的为民情怀。
向时代致敬,向奋力追求幸福生活的普通百姓致敬,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人民公仆致敬,是舞剧《挑山》的精神内核。“我们将作品创作与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密切结合起来,在新版《挑山》创作中,以小切口小故事用心用情讲述大道理大情怀,将浓浓的社区烟火气、社区人情味生动体现在每一处细节,力求打造沉浸式的视听体验。”该剧总导演傅小青介绍说。
优秀文艺作品是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最好的方式和载体。在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党委书记魏艳菊看来,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当前,正值主题教育不断开展,学校也希望通过打造这种沉浸式‘艺术党课’来丰富学习形式,创新工作载体,助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入脑入心,切实增强实效性和感染力。
“陈翠与我之前饰演的角色有很大的不同,她离我的生活更近,身边人、身边事让我更有感触。在了解剧中的原型事迹后,深深被她感动,这种‘小我’融入‘大我’,生动诠释共产党人初心与使命的做法。”直至演出结束,陈翠的饰演者王金格依然感触颇深。

据了解,作品创作演出期间,《挑山》创作团队多次组织系列专业建设研讨会、专家座谈会等,深入探讨艺术创作融入学科专业建设和应用型舞蹈人才培养。师生团队曾10余次深入济南市舜华街道龙奥国际社区、泰安市花园社区等地采风,实地了解社区工作人员的工作实态和社区居民挂怀的生活诸事,从中选取典型实例进行艺术加工,成功塑造了一批鲜活而又充满性格张力的人物形象,通过艺术创作检验专业建设质量与水平。
著名作家梁晓声认为,该作品艺术表达充分,展现有特色,作品编创团队剧情设计切合实际,将社区工作者坚守一线为民服务表现得淋漓尽致。
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冯双白认为,舞剧《挑山》选择反映社区生活的现实题材,对人物塑造有相当的挑战,剧中表现的百姓生活中日常的、普通的、琐碎的事情真实再现了社区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将他们在平凡岗位上埋头苦干、勇挑重担、永不懈怠、一往无前的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舞剧中挑夫形象的选取大胆,是一种大写意的符号。舞台运用了转台、运用了转台上的格栅设计,既可以是挑山的山脉、又可以是房屋、楼宇、千家万户。

“舞剧《挑山》对泰山‘挑山工’精神进行了创造性的诠释,与我们中国人不怕艰难、不怕困苦,拼搏奋斗的伟大精神一脉相承,新时代需要人人勇做泰山‘挑山工’。”中国著名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讲到。
中国歌唱艺术家、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特聘教授蔡国庆也表示,舞剧《挑山》能把社区生活中琐碎的小事经过艺术加工呈现在艺术舞台上是有难度的,这是一部非常勇敢的作品,是一部有现实感、艺术感、正能量的舞剧。
近年来,山东青年政治学院依托学科专业优势,深入实施红色基因传承工程,持续挖掘山东红色文化资源,推出舞剧《沂蒙·沂蒙》《风筝》《乳娘》,舞蹈诗《逆行》《群雕》,舞蹈诗画《大河奔流》等一大批记录新时代、刻画新时代的优秀作品。舞剧《挑山》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推进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和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等学科专业课程建设的重要成果,作品入选山东省“十四五”重点文艺创作项目。
(通讯员 乔海波)
作者:乔海波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在山东大学博物馆展厅里,柔和的灯光下,一片长18厘米、由4块甲片缀合而成的带刻辞的龟腹甲陈列于展柜中,其上细密的刻痕仿佛 ...
初秋季节,在山东财经大学东方学院凤凰河水畔,迎来了一批可爱的“新居民”——柯尔鸭、琵琶鸭、针尾鸭、麻鸭、红头潜鸭以及优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