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幸福,匠心铸就梦想。
近日,由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指导,山东省总工会、山东青年政治学院联合主办的“劳模工匠大宣讲进校园”活动成功举行。现场,山东青年政治学院青年教师和学生代表在主会场参加活动,7000余名师生在分会场通过视频直播方式参与活动。
全国劳动模范、潍坊市儿童福利院副院长杨守伟,全国工人先锋号获奖集体代表、华能德州电厂检修部焊工班班长程平,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模、济南市公安局特巡警支队警务技术一级主任张保国,结合自身成长经历和工作发展历程,讲述了一个个感触深刻的奋斗故事,诠释了“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使在场师生备受鼓舞。
“三位劳模老师的讲述太精彩了!他们在工作和学习中精益求精、攻坚克难、追求卓越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他们用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听完宣讲后,该校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2023级社会工作专业学生余茹茹感慨。
宣讲结束后,三位劳模与现场师生进行了互动交流。
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汪静静也被此次宣讲所振奋:“通过与劳模的互动,我深刻体会到了他们身上那种无私奉献、精益求精的精神。他们的故事激励着每一位教师,要不断追求卓越,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榜样。”她进一步谈到,此次活动不仅提升了我的教育热情,更让我认识到劳动教育的重要性。我将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激发他们的创新精神,培养出更多优秀的人才。
在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乔海波看来,把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融入思政课的主渠道,既是“大思政课”建设的重要内容,又是学校培养具有职业道德、职业素养、职业技能、职业能力和职业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他表示,马克思主义学院将突出运用马克思主义劳动学说阐释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本质内涵,持续推进“大思政课”建设,充分发挥丰富课堂、拓宽平台、聚合师资的重要作用,建好“大课堂”“大平台”“大师资”,为学校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做出贡献。
据了解,此次活动是“中国梦·劳动美”劳模工匠进校园行动全国示范活动,也是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持续深化劳动教育常态化,推动做实沉浸式“大思政课”的有力举措。
(通讯员 梁作华 朱莉 王晓辉)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面对新工科建设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新要求,青岛理工大学自2014年启动工科基础课程教学体系的系统性改革,教学团队秉承“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