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烟台海岸,由象牙塔尖上两所一流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共同援建的一艘教育界“航船”——烟台大学从黄海之滨的盐碱滩上“破浪出海”。
一众教育巨擘,以创办一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的目标定位,以聚合顶尖教育力量的奋斗姿态,谱写心怀国之大者,勇担教育使命的不辍弦歌。
40年时间,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这艘最初凝聚着800万烟台人民重托和发展希望的船,穿过惊涛骇浪,已成长为一艘行稳致远的巨轮,乘风破浪,担负着“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历史使命,奔赴为教育强国助力的“星辰大海”。
初生:盐碱滩上起宏图
校史国运,息息相关。回溯40年前烟台大学诞生,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神州大地,作为山东对外开放桥头堡的烟台,被列入全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但当地薄弱的高等教育,严重制约着对外开放水平和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创办一所高水平综合性大学,成为萦绕在省、市党委政府以及800万烟台人民心头的共同愿望。
“可以搞一个不要‘铁饭碗’的大学,就叫烟台大学。你们烟台需要什么系就设什么系……”1984年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万里到烟台考察并作出重要指示。
同年5月24日,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召集教育部、山东省和烟台市的主要负责人研究创建烟台大学事宜,确定要把烟台大学建成全国一流的高水平大学,由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共同援建,并指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部原党组书记张承先担任名誉校长。
随后,张承先召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主要负责人,部署援建的具体工作。
“学校起点要高一些,发展快一些。”在学校诞生的关键时刻,万里同志再次指示,“不是游击队‘升级’,而是正规军‘下蛋’。北大、清华要长期支援。”
1984年9月,山东省政府确定烟台大学为省重点高校。教育部正式发文,要求北大、清华将援建烟台大学作为一项长期任务。至此,由象牙塔尖上两所一流大学共同支援一所新建地方大学的大幕,正式拉开。
在学校的诞生与发展中,烟台这座城市与人民是最坚实的后盾。最初,学校规划总面积1500亩,若要在3—5年内建成校舍15万平方米,约需经费8100万元。于是烟台举全市之力,800多万人口“慷慨解囊”,人均10元集资兴建烟台大学。
在城市的需求下应运而生、在两校的呵护下升腾而起、在人民的支持下快速发展,“幸运儿”烟台大学向海而生了。
1985年9月,历时短短14个月,一期建设任务顺利完成,900多名本专科生和研究生开学上课。从破土动工到正式招生,建设者们创造了令人惊叹的烟大速度,两校的优秀基因和强劲力量,润物无声地植入到这所新生大学的血脉中。
这是一段北大清华相聚齐鲁大地,共传教育薪火的佳话;这是一曲援建者们心怀国之大者,在盐碱滩上砥砺前行,以坚韧不拔的意志和开拓精神,将一片荒芜之地建设成为一所设施齐全、目标明确、环境宜人的高等学府的传奇。
如今,已是四秩芳华的烟台大学,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持续援建下,已跻身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和高水平学科建设行列,成功实现博士授权单位的重大突破,获批法学、数学、药学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设有23个学院,66个研究院所,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烟台大学拥有院士、长江学者等组成的优秀师资队伍,全日制在校本、硕、博以及留学生三万余人,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20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和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一大批栋梁之材。
薪传:秉烛火铸校魂
大学之大,大在学者。
梅贻琦曾在1931年就职国立清华大学校长的演讲里说道:“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
从建校开始,烟台大学就广纳英才,聚集无数学术大牛,教师团队群星璀璨。
当在盐碱滩上开始建校时,触目满目荒凉,缺水断电时有发生,但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仍汇聚了一批高等教育界的名家大师。
山东省教书育人楷模吴昭景与教学团队探讨交流
1984年起,来自北大、清华的援建者们,陆续从千里之外的未名湖和清华园来到黄海之滨,将凝结着两校教育精华的种子,播撒在这片被改革开放的春风唤醒的热土上。他们无私忘我、艰苦创业的写照,传唱出了一段高校与城市携手发展、双向赋能的佳话。
学校诞生在对外开放大潮中,干部职工也来自五湖四海,开放包容,展现出博大胸襟与宽广视野。建校初期的校领导班子中有5位来自北大、清华,11位系主任全部来自两校。
为从根本上解决建校初期高水平师资匮乏的难题,两校先后举办11个研究生班,有154人留校任教,成为烟大教学、科研和管理的中坚力量。此外,两校还抽调10余人担任学校管理骨干,陆续选派70余名骨干教师来烟大授课。
曾任教于中文系的孟二冬老师,用他平凡而伟大的一生,完美诠释了师者的神圣使命,被人事部、教育部授予“全国模范教师”,其“为人师表,道德高尚”的不朽师魂,永远熔铸在烟大“孺子牛”精神中。
40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
多年来,一批批北大和清华学者、业务骨干与烟大师生一起弘扬“海纳百川,敢为人先”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推动烟台大学办学规模、办学层次实现了质的飞跃,综合实力与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他们用自己的知识与风骨诠释了“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意义,成为烟大其他同仁们在教育与科研上的楷模。
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刘杰(左一)在指导学生
于2004年开设的“北大、清华两校名师讲堂”也已举办400多期,成为烟大最靓丽的学术名片,滋养杏林学子,为追寻人生梦想插上腾飞翅膀。
追梦:铸就新时代教育旗舰
大学之大,大在贡献。
纵观古今中外所有的大学,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大学是为自己的国家、民族、社会发展进步所服务的。
从诞生在改革开放春风里,到航行在跨世纪浪潮中,再到奋进在新时代征程上,烟台大学40年来走过了一段不平凡的发展之路,历经了三个主要发展时期:从1984年到1990年,这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携手支援烟台大学创建,奠定学校高起点办学基础的历史发展时期。
两校还对烟台大学的校园规划建设、图书文献资料、教学科研仪器、对外学术交流等给予了全方位的无私支援,来自两校的优秀基因和强劲力量,全面深入地植入到这所新生大学的血脉中,使其自诞生之日起,就胸怀建成高水平大学的志向与底气。
经过6年的快速发展,到1990年两校直接援建结束时,烟台大学已成长为一所拥有文、理、工、经、法等12个系、27个本专科专业、3000多名在校生、近1000名教职工的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
从1991年到2011年,这是烟台大学办学规模和办学层次全面跃升,锚定高水平大学建设方向的历史发展时期。
在这一时期,烟台大学积极响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面向21世纪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形势变化,抢抓发展机遇,深化教育改革,拓增学科专业,扩大招生规模,推进校园二期建设,实施人才强校工程,探索产学研合作模式,提升服务地方能力,加强对外合作交流,并着力强化学科建设,实现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重要突破,锚定了高水平大学的建设方向。
经过这二十年的发展,烟台大学已拥有包括中国工程院院士在内的专任教师1165人,设有22个学院(部)、31个研究院所、55个本科专业、1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点,涵盖文、理、工、法、农、医、经、管、教等9个学科门类,全日制在校生2.8万余人,生源覆盖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从2012年至今并仍在延续,这是烟台大学发展内涵与办学特色持续深化,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局的历史发展时期。
2012年以来,伴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烟台大学牢牢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密围绕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精准对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锚定高水平大学建设目标,不断加强综合改革,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强化内涵建设,贯彻落实“一二三”战略部署和“五个坚持”工作要求,持续深化校城融通、科教融汇、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全面推进高质量发展九项工程,开辟了高质量发展新局。
如今,风华正茂的烟台大学已跻身山东省“强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行列,形成了主校区、南校区、八角湾校区“一校三区”办学格局,成功实现学科建设历史性重大突破,填补烟台这座万亿新城省属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空白。学校与37个国家和地区的170多所院校和学术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大学之大,大在学子。
学生是学校存在的最根本缘由,学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主体。建校40年来,烟台大学累计为社会培养输送了20万名优秀人才,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等一大批栋梁之材。
诞生于特殊的时代,走过历史的车轮,烟台大学这片朝气蓬勃的沃土上,雄厚的师资力量和完善的培养体系,如鸟之双翼、车之两轮、人之两臂,托起万千桃李,助万千英才搏击长空,驰骋四海。
(供图 烟台大学)
作者:徐从芬
编辑:王骄
审核:周玉森
10月24日至27日,第23届中国大学生游泳锦标赛(北方赛区)在兰州举行。泰山科技学院游泳队以8枚金牌、2枚银牌、1枚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