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队联动,一体化育人!烟台大学药学院探索本科拔尖人才自主培养新范式
发布时间:2025-07-08 16:31 来源:烟台大学作者:葛玲君 A+A-
-分享-

  近日,药学院传来喜讯,2021级本科生孟志豪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生物大分子杂志》(IF=8.5)发表新型“活”水凝胶伤口敷料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通过负载光合小球藻及抗菌剂实现可控产氧、抑制感染、加速愈合三重功效,以低成本、可持续方式解决缺氧与感染难题,为海洋资源医用转化提供新路径。

  据悉,这支由任春光、南国宁、刘群、何延浩四位老师指导的“科研新锐团队”,目前已有6位2021级本科生以第一作者身份接连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创新研究成果。同学们仅用两年时间便实现了从实验新手到学术新星的华丽蜕变,并斩获山东大学、厦门大学、西北大学、延边大学、沈阳药科大学等多所学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这不仅是学院教师实验团队梯队式联动培养的鲜活例证,更是学院持续推进一体化科研育人、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的生动实践。

  “不设限”的信任:本科生也能做“课题负责人”

  “在创新实践项目中,学生自主完成文献综述撰写、经费预算编列、实验方案制定到结题答辩筹备等系统性工作。”任春光表示,“本科生是一张白纸,没有定向思维,是完全可以做出好研究的。”这种“放手”曾引发争议,但学生用成果证明,相信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团队实行“小组责任制”,每个课题由3-4名本科生组建,组内分工互助,组间良性竞争。教师团队化身“资源调度中枢”,每周固定时间组织研究进展汇报会议,为各小组提供指导性建议、针对性资源支持,协助学生优化研究路径、突破技术瓶颈。

  除任春光团队外,药学院谭深鹏和李凤团队的2021级本科生李玉政,同样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际顶级化学期刊《Angew. Chem. Int. Ed.》(IF=16.1)发表关于多肽C-末端酰胺化修饰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此外,学院慕宏杰团队则专注于科研竞赛和专利产出,团队学生多次在山东省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山东省医养健康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其项目“糖‘抑’炮弹——葡萄糖敏感型智能控糖双层微球”获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立项,学生累计申请相关发明专利7项,展现出较强的技术壁垒优势和创新价值。这些亮眼的成果是学院卓越科研平台与有效人才培养模式共同作用的有力印证,彰显了学院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成效。

  “朋辈引领”的科研传承:从大一到大四的“韧性生长”

  团队培养模式中最具特色的一点是大一到大四学生组成的跨年级“四阶梯队”。大三、大四学长学姐通过系统化指导,帮助大一、大二学弟学妹从只能阅读基础文献到可以独立进行实验操作,最终能够自主阅读文献并构建个人课题体系。

  这种传承让学生兼具“学术锐气”与“团队黏性”。大三学生朱胜利面对实验进程中的关键性技术难题,以持续性的自主探索为驱动,带领团队广泛查阅文献、反复验证方案,凭借坚韧不拔的探索精神和扎实的实践能力,实现技术路径的创新型突破。项目“‘珠’联璧合——环境友好型水处理吸附剂先行者”获第十九届建设银行“挑战杯”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印证了系统指导与自主探索相结合的模式能有效激发学生潜能、驱动创新并强化团队协作效能。

  师生“齿轮式联动”:让执行力转化为创新力

  依托“分子药理和药物评价”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药物筛选与评价”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等人才培养平台,老师们尽己所能为学生提供实验便利。学生八点之前自发来到实验室,老师和学生们共同工作到晚十点后再一起离开。这幅老师与学生“双向奔赴”的胜景,不断鼓舞学生们的考研热情,学院近几年考研率显著提升。

  “如何平衡学术产出与人才培养是一个关键问题,在我看来,论文只是副产品,我们更注重学生通过科研获得的‘方法论基因’——主动学习、批判思维、抗压韧劲,这些素养会让他们在各领域走得更远。”任春光强调,实验团队站在学生的角度、以学生的需求为先,力所能及地提供学生成长所需要的储备资源,激发其内驱力,帮助其实现科研目标。

  平台赋能构筑学科高地,教学相长书写奋进篇章

  2024年,烟台大学药学学科获批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如今,药学院依托山东省智能制药未来技术学院这一战略平台,正探索构建“药学+人工智能(AI)”跨学科培养体系。谈及未来本科生培养规划,院长田京伟表示:“我们正筹建‘交叉学科本科生创新工坊’,旨在推动专业内涵向纵深拓展,强力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与实验研究的范式创新。”学院梯队式联动培养的成功密码,深植于“敢把后背交给学生”的纯粹信念之中。这份教育理念的前瞻性,映射出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支持体系完善上的不懈探索,有力印证了本科阶段科研创新能力系统性培养的可行性及其在驱动药学教育现代化转型中的引擎作用。

  面向国家战略急需和新兴领域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药学院将于今年9月正式启动“智能制药创新实验班”招生计划,通过入校后二次选拔机制优中选优。学院将充分发挥平台优势与资源禀赋,将实验班打造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高地、国内领先的智能制药前沿技术研发与卓越人才培养高地,为国家医药健康事业输送更多引领医药领域发展的复合型人才。

作者:葛玲君

编辑:周玉森

审核:李勇

相关阅读

难忘英雄!母校毕业典礼上,3209名毕业生痛悼援坦救人牺牲学长张军桥

6月27日,毕业生张振告诉记者,学生几乎无人不知张军桥老师的事迹。提起他时,张振忍不住再次落泪。

07-01 09:16极目新闻

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铜像揭幕落成

在当代著名会计学家、经济学家、思想家、历史学家,山东财经大学创校校长顾准先生诞辰110周年之际,6月30日,顾准铜像在山 ...

07-02 08:41山东财经大学

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曾在青岛工作

 近日,山东理工大学网站更新学校领导信息,于红波已任山东理工大学党委书记。

07-02 14:31山东理工大学网站、大众新闻客户端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