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改革创新,打造思政“金课”:山东师范大学④ | 研究生思政课专题教学应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为例
发布时间:2021-02-19 00:13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1年1、2月刊作者:史家亮 A+A-
-分享-

研究生思政课要充分发挥专题教学的优势,着重处理好专题内容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统筹协调专题讲授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综合考虑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关系。

专题教学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不仅能够彰显问题导向,推动研究生思政课由教材体系向教学体系转化,而且有利于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提高研究生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山东师范大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课程设立之初,就一直采用专题教学方式,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2020年12月18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的《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实施方案》,明确提出研究生阶段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修课程。这意味着,原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将被“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所取代。这对专题教学内容的完善提出了新要求。

着眼于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研究生思政课教学重在探究式教育和学习的要求,着眼于开设好“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课程的需要,研究生思政课要更好地运用专题教学,需要进一步优化处理以下几个重要关系。

一、在教学内容上,要着重处理好专题内容与教材内容之间的关系

《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指出,思政课要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设计课程内容,体现不同学段特点。这对研究生学段的课程内容设计提出了新要求。专题教学客观上要求以教材为依据,建构新的教学体系。和一般意义上以教材为主要依据的教学相比,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立是专题教学首先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注重将教材的重点难点和重大理论热点相结合。每一个教学章节都精心设计教学专题。比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章,聚焦“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进行集中讲授和研讨交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这一章,聚焦“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进行集中讲授和分析。

另一方面,专题教学的内容是对教材重点或难点问题的深化和拓展。从2018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教材出版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不断深化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的一系列重大理论成果,需要及时地融入相关专题教学中,做到教学内容及时跟进、与时偕行。开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必修课,就是对这一客观要求的回应。这意味着要在原教学专题基础上进一步优化专题设计,丰富相关内容。比如,同样是讲授“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专题,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召开之后,就要及时将加快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经济体系优化升级纳入教学中,引导学生加强对“推进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等目标的认识和把握。同时,学术理论界也在不断深化对相应问题的研究和阐释。用新的研究成果及时丰富相关专题教学,对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重大理论和问题,对促进教学的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相统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在教学方式上,要统筹协调专题讲授与其他教学方式的关系

专题讲授是专题教学的基本方式。运用专题讲授,有利于保持专题知识教学的系统性和深刻性,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作为研究生的一门必修思政课,既要从理论上深化学生对相关问题的认知,又要从思想上增进学生对理论的认同,坚定其马克思主义信仰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以及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信心。要实现这样的要求,便需高度重视专题讲授这一教学方式,实现在较短的时间内传递丰富的思政内容,更好地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在专题讲授过程中,充分运用问题探究,指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够更好地达成理论认知和认同的效果。从理论深度上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是对本科阶段“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内容的进一步深化,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层次的学习领悟,对学生的问题意识、理性思维能力和世界视野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实际运用过程中,问题探究式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重大问题为导向,同时密切结合不同专业学生的知识背景、学术兴奋点、思想关注点、学科思维方式等,引导学生进行以任务和问题为驱动的主动学习、深度学习,激发其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思考的深度,确保探究质量。学校一直重视将问题探究与学生的专业和学科背景相结合。比如,对文史和艺术类的专业,重点引导学生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问题的探究,像传统文化现代化,红色文化的传承弘扬,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等问题。探究的问题通常是教师指定和学生自选相结合,探究过程坚持个人进行和小组探究相结合。

对问题的探究除从理论维度进行外,另一个重要维度是实践维度。实践是与专题讲授相配合,形成同向作用的又一重要教学方式。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提高研究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实践感悟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政治观。学校高度重视在研究生思政课中融入实践教学,围绕教学专题内容,通过风采展示、实地调研、虚拟仿真实践等方式进行,推动形成专题教学和学生学理探究及实践探究的合力,增强专题教学的实效。

三、在教学评价上,要综合考虑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的关系

教学评价是对教学活动现实的或潜在的价值作出判断的过程,包含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两种类型。量化评价是最直观的,也是确保教学科学化、规范化的重要手段。与其他课程的量化评价类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量化评价要综合考虑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个维度。

对于教师,通常采取教师自我评价、学生评价和教学督导评价等方式,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打分。对于学生,通常以考查、考试等形式,以分值的多少作为衡量学生学的情况的标准。一直以来,学校将学生评教和教学督导组评教相结合,对课堂教学进行过程性监督。特别是要求学生在系统选课之前,需要先对上学期所学课程进行量化打分,确保学生参与评价的广泛性。量化评价的优点是客观呈现和便于比较教学效果,但这种呈现具有抽象性,要更直观地呈现教学的立德树人效果,还要重视质性评价。

质性评价对评价对象的价值或特点作出判断和描述。具体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这门课程,就是要看该课程的教学在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对研究生进行理论武装、政治引领和价值引领的效果。评价过程中,重点对学生的理论武装、政治认同、价值塑造、行为养成等方面的情况作出定性评价,特别是考量学生能否把所学的理论内化为素养,并科学运用,做到知行合一。

(作者简介:史家亮,山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




作者:史家亮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