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新”背景下的专业建设(三):山东财经大学④ | 分类培养 突出特色——会计学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实践
发布时间:2022-04-25 08:10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2022年4月刊作者:韩 跃 王守海 A+A-
-分享-

山东财经大学:新文科背景下的专业建设改革与实践


“新文科”建设是应世界技术与产业发展新变革、社会发展新需求而提出的,强调通过人文精神提升、跨学科交叉融合与新技术介入,创新传统文科建设模式与研究范式,适应“新文科”发展的“新”趋势,高校会计学专业建设同样面临着新的变化、新的要求。

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专业围绕思政教育、技术变革、产业实践和国际化等专业建设的新要求,进行了部分有益探索。

——坚持立德树人,创新教育理念

党的十九大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会计学专业积极开展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是以“红色会计”为特色,将红色元素融入各专业课程,以“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自信、法治意识”为主要内容开展“党史教育+思政教育”。二是推动“会计学”“中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审计学”等核心专业课程获批校级“课程思政”项目立项,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注重在专业知识讲授中进行爱国主义、爱岗敬业、诚实守信、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教育。三是在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专门开设“会计史”选修课,通过“会计史”课程教学增强专业思政教育。

——推进分类培养,突出育人特色

会计学院着力推进人才分类培养,先后尝试了国际化实验班、管理会计实验班、智能会计实验班和注册会计师方向班等特色班,针对不同专业方向开展人才培养。

国际化会计学人才培养。会计人才培养既要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又要与国际趋势相适应,着力培养学生具备参与全球治理的能力,使其成长为精通外语、通晓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和国际商务规则的国际化人才。2012年以来,会计学院开设国际化创新实验班,每届选拔40名新生单独组班,创新培养方式,将“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高级财务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学”等核心专业课改革为双语授课、使用英文原版教材,专门开设“国际金融”“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和“国际结算”等双语选修课,培养学生的英语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

智能化会计学人才培养。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将人类社会带入了“大智移云物区”的时代,新文科要依托新技术实现文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对于会计专业来说同样如此。互联网+会计、智能会计和大数据会计等不断涌现,给会计学科发展和会计教育改革提出了新要求。同时,会计职能也向价值管理、资本运营、战略决策辅助等持续转型升级,呈现出技术化、分析性特征,这也要求高校应当强化学生跨领域、跨学科的知识融通能力。

为适应新技术对会计专业的影响,2019年会计学院在国内首创本科层次智能会计实验班,每届选拔50名新生单独组班,专门制订智能会计人才培养方案,引入“Python数据分析”“机器学习与数据挖掘”“文本分析与挖掘”等课程,将原会计学专业核心课程改革为“智能会计学”“智能会计信息系统”“智能财务共享”“智能财务决策”和“智能财务分析可视化”等交叉课程,突出深化数统理论、融合信息技术和优化会计知识等特征,训练学生的数据分析和计算机编程能力,培养智慧型会计专门人才。

产业化会计学人才培养。以跨界融合为典型特征的新产业、新模式带来的产业实践变革,促使高校专业建设要更加注重与校外产业实践的结合。因此,与企业建立最广泛的合作和交流,推动校企合作办学、产业学院建设、校外实践基地建设和产业导师引入等多维度的产教融合,也是会计学专业建设的现实需求。学校与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校企合作办学,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自2020年起,每年在高考招生目录中单独招收100名学生,按照注册会计师方向培养。校企联合制订培养方案,增设“会计案例”“CPA前沿问题专题”“审计实务与案例”“计算机辅助财务审计”和“CPA鉴证业务实训”等企业方课程,并要求学生毕业前在事务所完成一年的实习实训,新的培养模式已经获得实务界高度关注,注册会计师方向的高考录取分数已经接近会计学院大类招生分数。

——完善教学资源,深化教学改革

会计学通过线上课程开发、专业教材编修等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其中专业必修课“财务管理”“审计学”,以及全校基础课“会计学”均开发了线上教学资源。学院组织相关课程教师,录制教学视频,通过中国大学MOOC和智慧树教学平台开展线上教学,并对相关课程进行混合式教学改革,修订教学大纲、修编教材,逐步形成特色教学资源。其中,“财务管理”获评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线上课程覆盖全国158所高校,累计超过5万人选课;“审计学”获评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线上课程覆盖32所高校,惠及6000多名学生;“会计学”获评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线上资源已有7000余人次学习。

根据人才培养需要,会计学院组织专业力量编写了智能会计系列教材,并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在2021年出版发行。该系列教材包括《智能会计概论》《智能会计信息系统》《智能财务共享》《智能财务决策》《智能财务分析可视化》等5门核心课程的教材,为智能会计方向的人才培养奠定了坚实基础。

会计学专业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和教学研究,推动“基础会计”“中级财务会计”等核心课程开展混合式教学改革,在专业课程中推广研讨式、案例式教学模式,同时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加强专业教师对学生学业的指导。积极开展智能会计方向教学研究,2019年以来,先后获得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智能会计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智能时代会计学综合实践体系建设与人才培养创新》和《基于浪潮财务共享平台的智能会计课程体系建设》等项目立项,大大增强了智能会计专业方向建设。

——强化师资队伍,丰富教学组织

会计学专业不断引进师资力量,培养教学团队。近年来,通过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力度,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先后引进中央财经大学、西南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暨南大学和南开大学等名校年轻博士10余位,优化了师资队伍的年龄结构和学缘结构。学院还建立了教师访学和国际交流机制,每年委派专业教师到美国、英国等合作院校访学,提升教师的双语教学能力。与此同时,加强“双师型”教师培养,选派教师到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署驻济南办事处等进行锻炼,并引进实务界专家作为学业导师,来校为学生授课。

会计学专业通过建立老中青组合的教学团队,以老带新,培养和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能力,并充分发挥基层教学组织的作用,在教学大纲修订、教材修编、一流课程建设和教学研究项目等方面,逐渐形成了以课程组为主导的组织模式,团队建设成果丰硕。


基金项目:本文为山东省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深度融合信息技术下新时代会计专硕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重构”(SDYJG21152)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韩跃,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助理,副教授;王守海,山东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作者:韩 跃 王守海

编辑:扈美辰

审核: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