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室空间是师生共同建构出来的,是师生主观意志的产物。文章运用叙事研究方法,分析218名大学生上课座次的选择叙述,反映大学生在教室这个物理空间中,通过选择不同座次明晰自我的主体在场、自我的身份认同,形成不同的学习体验,塑造不同的群体聚合并表现出不同的学习行为,从社会空间角度探索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认同情况,并提出小班化和课前、课上、课后学习任务加强的建议以提升教学效果。
关键词:座次;教室空间;叙事;大学生
作者:刘霞
编辑:王骄
《山东省特殊教育条例》2026年1月 ...
假期严禁违规补课!山东公布举报电话
山东省人工智能通识课发布
山东与马来西亚联合启动系列教育合作重 ...
高密:非遗研学情相融
“音”你而来,“音”爱而歌 ——跨 ...
“我们的价值观 我们的中国梦”高校大 ...
教育部2026届全国高校毕业生“金秋 ...
教育部这场发布会,与老师息息相关
431名+63个!2025年度山东省 ...
高密市创新课后延时服务机制,赋能学生 ...
“建行杯”山东省大学生创新大赛(20 ...
27所!山东省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 ...
143名!山东省2025年职业院校产 ...
校园足球改革:多项“国字号”试点落地 ...
齐鲁“三名”建设工程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