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为大家整理了山东高考改革的基本信息。对于家长和考生来说,最关注的点之一就是计入夏季高考成绩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再按照原始分计入,而是需要按照“赋分制”进行换算,这是什么意思呢?直白些说就是考生们的高考成绩并不是阅卷老师直接批阅出来的,而是经过一套公式换算得出。
很多考生和家长表示不理解,为什么整的这么复杂?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为什么要实行赋分制?赋分制到底有无科学道理?
赋分制度其实是基于一个新高考是“实行3+3”这个制度背景。新高考实行3+3的模式。第一个“3”指全国统考科目的语文、数学、外语 。
第二个“3”为任选科目,考生可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科中任选3科。6选3科共20个套餐。
从2020年开始,夏季统一高考只考语、数、外三科, 高考结束后的等级考,会考剩余的3个等级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另外选考3科,每科100分,6科共750分。那么问题来了,不同的组合,出来的成绩怎么进行比较呢?新高考就实行了等级赋分。
等级赋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等级考试的所得成绩并不是考生直接获得的分数,而是要经过“赋分”转化 。
为什么这样做呢,因为每一科目的高考试题的难易程度、学科性质是不一样的,比如文科类的科目往往得分较高,理科类的往往得分较低分值少。若仅仅将每个科目分数简单相加就进行衡量,是不科学的,因为每一科的分数可能是不等值的。
举个例子,比如2020年等级考试,物理试题出的较难,历史试题较为简单,考物理的普遍得分低,而考历史的普遍得分高,那么显然对于选考物理的同学很吃亏。
为什么老高考不需要赋分换算?
老高考只有文科和理科,文科生和文科生进行竞争,理科生和理科生进行竞争,因此也就不存在和“竞争对手”分值不等的问题。
赋分制原则
2020年起,山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6选3等级考)的计分规则为:将每门等级考试科目考生的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B、C+、C、D+、D、E共8个等级。首先确定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为3%、7%、16%、24%、24%、16%、7%、3%。等级考试科目成绩计入考生总成绩时,将A至E等级内的考生原始成绩,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转换到91-100、81-90、71-80、61-70、51-60、41-50、31-40、21-30八个分数区间,得到考生的等级成绩。
是不是比较难以理解呢?下面给大家详细解读一下:
首先,8个不同等级的比例,是参照了山东省历年高考考生的总体成绩分布状况确定的,这样划分比例,是最符合山东考生实际的整体成绩状况的。其次,等比例转换法则到底是怎样转换成绩的呢?直观看的话,就像原始成绩区间向等级成绩区间进行投影。
假设小明考了61分,小明所在成绩区间的最高分为69分,最低分为58分,转换分数区间为61-70分,那么小明转换后的等级成绩为63分。具体计算公式是这样的,假设小明转换后的等级成绩为x,(69-61)÷(61-58)=(70-x)÷(x-61),计算出来x=63.45≈63(四舍五入取整数)
可以看到,通过等比例转换,去除四舍五入的影响因素,每门等级考试科目内考生的成绩排名顺序是不变。
我省等级考赋分有很多优点
一是能够较好解决学科之间分数不等值、学生选考科目分数不能直接相加参加高校招生录取的问题。
二是等级区间比例依据山东考生的实际状况划定,具有科学依据。
三是能够保持考生成绩排名顺序不变(排除四舍五入因素)。确保考生成绩转换的公平公正。
四是能够最大限度保证考生的成绩区分度,满足了高校人才选拔的需要,确保了我省考生在招生录取中利益的最大化。
不够直观的话,再来通过图文了解一下!
编辑:迟佳
6月30日,山东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发布了《2025年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军检计划安排、参加军检考生名单及最低军检资格 ...
考生填报志愿应该了解哪些信息?查询渠道分别是什么?考生如何充分使用各类参考信息?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近日发布的《山东省普通 ...
考生高考志愿填报一般需要综合考虑哪些因素?如何选择专业和院校?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近日发布的《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百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