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西电科大建成我国首个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
发布时间:2019-04-08 13:32 来源: 西安日报 A+A-
-分享-

记者近日获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成为获首批“人工智能”新专业建设资格的高校之一,成为同时拥有人工智能专业和智能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高校。我国第一个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近日也在西电建成。

  该实验室全部由西电人工智能院设计构架并搭建完成,以提供优质的教学服务方案为核心,用人工智能技术助力传统教室与实验室,是集教室空间设计、AI助教、课堂师生互动、跨校互动教学、课程管理平台、课堂情况实时分析为一体的创新型智慧教育解决方案,突破了物理空间限制,可以全天候、任意地点、人人终端地实施创新实验与智慧教育。

  西电在人工智能领域已奋斗近30载,有着长期、雄厚的积累。2005年西电智能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获批,开启了其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之路,逐步形成具有西电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产学合作、产教融合、科教协同、国际合作、本硕博衔接与协同的新工科方式,阶梯式、有针对性地完成让学生“会做、敢想、能创新”的培养,将“创新”贯穿于学生的成长始终。

  据介绍, 西电人工智能教育创新实验室的主要特点可以总结为“4321”:

  “4”指的是“4个A”:Anyone,Anytime,Anywhere和Anything,即任何注册了账号的人可以随时、随地访问和登录智慧教室,没有物理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并且通过智慧教室,学生既可以做创新实验,也能够学习国内外共享课程和教学视频等。

  “3”指智慧教室的特点为“云存储,云计算,云调度”,通过云平台达到 “4个A”的目标,实现“5G+人工智能”的改革。

  “2”表示智慧教室的方式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度、发挥和挖掘教师的潜力和学生的潜力,从“教师让学生学”变成“让学生自己学”,强调“人工智能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人工智能的教室”。

  “1”总结为人工智能的“西电模式”,将教育、创新和人工智能结合起来,用技术支撑智慧教学,用技术支撑创新。

  教学过程中,AI助教可利用语音识别系统帮助师生控制教室内软硬件设备,用更高效的人机交互方式节省教学时间。老师和学生在课上能通过互动教学系统对课程内容进行多屏协作,实现思维可视化分享。

  创新实验室配套的云端教室系统突破了物理空间,将课堂内容及课件等资料以不同形式分享给其他教室或校区的听课学生。课程平台将课前备课、课中互动、课后作业等教学数据进行智能化分析,找出每个学生所需巩固的相关知识点,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让教师能够针对性地完善教学设计,提升教学质量。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