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用“安全牵引绳”孩子不怕丢?注意!“遛娃神器”可能变凶器
发布时间:2020-06-10 09:21 来源:科普中国、@央视新闻、央视财经、楚天都市报 A+A-
-分享-

为了防止年幼的孩子丢失,很多家长会选择使用“安全牵引绳”,绳子的两头分别绑着孩子的手腕和家长的手腕。这种所谓的“遛娃神器”,受到了很多家长欢迎。

然而,“安全牵引绳”一旦使用不当,就很可能会变成“坑娃凶器”。


近日,网络流传的一个视频让很多网友十分揪心:


据媒体报道称,今年5月28日,湖北大冶某小区内,一名两岁女童手腕系着“安全牵引绳”走进电梯,绳子另一端的家长仍在电梯外,结果孩子手腕系着的“安全牵引绳”迅速被电梯夹住。

监控视频里的场景十分让人揪心:电梯启动后女童被高高吊起,并且被悬空挂在门上,约2分钟后才摔落。万幸的是,事发后电梯自动启动了急停装置。家人向物业求助后,女童被顺利救出。



对此,小编提醒:“安全牵引绳”在经过电梯门、旋转门、地铁闸机时,都隐藏着极大危险,请家长务必保护好孩子!

网友也纷纷留言:“要多留心,小朋友的安全不是安全绳就可以保障的。”


“安全绳”不安全,多地都发生过

值得关注的是,湖北大冶的这个案例并不是偶发事件。去年,深圳、南宁等地就发生了因“安全牵引绳”出现的险情。

深圳的一对父母带着两个孩子坐地铁,并把5岁的姐姐和3岁的弟弟用“安全牵引绳”给拴了起来。结果,没想到姐姐先跑进了车厢,弟弟还没来得及上车,地铁就关门发车了,弟弟只能在站台上奔跑。

据现场的深圳地铁工作人员回忆,弟弟跟着车跑了一段后,绳子被拉断了。孩子可能也是被吓到了,在现场哭了。

去年7月25日,在广西南宁地铁3号线金湖广场站,地铁即将关门驶离站台时,一名儿童突然冲下了列车,来不及下车的妈妈被关在了车内,两人之间的牵引绳被屏蔽门和车门夹住,所幸在列车开动前,地铁司机发现并及时打开了车门。

实测

电梯门感应不到安全绳

2019年,中央电视台《生活提示》栏目曾经请来相关专业人员做过测试,看电梯门是否能感应到儿童安全绳。

测试中,消防专家先进入电梯内,身后的儿童模型并未进入电梯,电梯门没有感应到安全绳直接关闭了。

当电梯开始运行,手绑安全绳的儿童模型被吊了起来。此时身处电梯内的消防专家也感觉到了手腕强大的拉力,出于安全考虑,终止了实验。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电梯没有感应到安全绳?

电梯一般都是使用光幕和触感来关闭电梯门,而由于安全绳很细,而且可以弯折,所以避开了这两种安全方式。

不仅是电梯门无法感应到安全绳,地铁的车门和屏蔽门也同样不行。

市面上的“遛娃神器”一般会做到1米5左右,它们通常采用比较坚韧的材质制作而成,直径也比较细,2毫米左右。据地铁工作人员介绍,屏蔽门的检测厚度是5毫米,由于安全绳过细,目前的地铁车门和屏蔽门暂时是无法探测到的。

这种情况该怎么避免呢?当要通过电梯或各类感应门的时候,家长与儿童一定要并排通过,或者家长把孩子抱起来一起走进去。

提醒:

想要防止孩子走丢的话,还是要靠家长自己多加关注,尽量别让孩子离开自己的视线。

同时,建议家长在地铁出行过程中,解开安全绳,尤其是在过安检、过闸、乘坐扶梯和上下车时,牵(抱)好孩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