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大凉山女孩的棒球之路
发布时间:2020-12-25 09:46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高宁 A+A-
-分享-

6月30日,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女棒球队员们在训练间隙休息。从去年起,这里的一个棒球基地陆续从四川大凉山招收了20多名彝族女孩来到北京,准备组建一支对标国际标准的少年女子棒球队。走出大山的女孩在这里接触到了陌生的棒球,也期待寻找人生更多的可能。杨一凡/摄

12月16日,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女孩们正在进行棒球训练。郎超凡/摄

9月24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棒球基地走访当地学校时带来一些生活物资,一对彝族父女在旁观。杨一凡/摄

9月13日,青海省西宁市,女队员尔洗和其他棒球基地的孩子乘车赶往位于共和县的拍摄地,他们被一部棒球题材的电影选中,从北京赶来参加拍摄。杨一凡/摄

9月24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棒球基地走访的一所当地小学里,学生正在玩耍。杨一凡/摄

8月28日,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女队员尔洛坐在钢琴边看书。队员们在基地里除了进行棒球训练,也要上文化课。高宁/摄

9月24日,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棒球基地走访的一所小学里,女孩尔曲睁着眼睛,趴在桌上休息。尔曲被棒球基地的孙岭峰教练选中,出发前家人不同意,最后没能前往北京。杨一凡/摄

11月21日,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这天是彝族新年,北京下起了雪,穿着彝族服装的孩子们在学校操场玩雪。杨一凡/摄

12月,北京市通州区漷县镇一处民宅大院里,一支由来自四川大凉山的女孩组成的棒球队正进行训练。不到两个月后,这个棒球基地里的几支男女队就要参加2021年全国青少年棒球冠军赛,孩子们逐渐进入备战期。

今年最热的纪录电影《棒!少年》讲述了一群困境儿童组成棒球队的故事,引发广泛关注。而不为人知的是,在影片拍摄之后的2019年年底,10名彝族女孩也加入到这个棒球大家庭。

2015年,曾任中国国家棒球队队长的孙岭峰说服朋友,合伙建立强棒天使棒球基地,收助贫困家庭的孩子,一方面希望改变孩子们的生活境遇,另一方面为中国棒球发展储备人才,“棒球给了这些困境中的孩子一个选择未来的机会。”

目前,这个基地已经从河南、河北、山西、甘肃、云南、四川等多地接来68个家庭困难的孩子,他们中有的父母双亡,有的是父母无能力或意愿抚养的“事实孤儿”。孙岭峰希望将来能建立囊括U8(即8岁以下)、U10、U12、U15的完整梯队,与国际标准对接。

2019年12月,10个女孩、8个男孩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来到基地。新加入的“十朵金花”让孙岭峰看到了筹建“强棒”第一支女子棒球队的可能。

2009年出生的尔洗是这批女孩中年龄最大的孩子之一。教练批评时,尔洗的眼睛一眨不眨;跑垒时崴了脚,尔洗笑着摇头:“没事,再打一局,打到天亮!”

在尔洗眼中,打棒球沒有爬山累,也比做农活有意思。尔洗这样描述自己在凉山的一天:每天早上喂完猪,然后做饭、上课,上完课快点写作业,回家干活。尔洗的家离学校走路需要四五十分钟,有时需要背上柴火去学校烧饭,路上的时间还要翻一倍。

尔洗的爸爸高中毕业,在当地县城做保安时意外去世,妈妈随后离家出走,大哥外出打工,尔洗与二姐、弟弟相依为命。为了照顾弟妹,二姐延误了自己的学业。

在基地走访过的四川大凉山的一所小学里,校长在纪录片里说,之前他的学生中有女孩17岁就“结婚”,18岁当妈妈。走出大凉山,对那里的女孩来说,意味着人生有了更多选择。

基地发起人孙岭峰是一位前“国手”,退役后曾出任江苏省棒球队总教练,又牵头民间“中国棒球联赛”。他从这些经历中发现,在中国推广棒球,必须从基层扎扎实实地抓。

基地里最大的孩子今年十五六岁,已经开始获得一些专业队伍的关注。如果走上职业道路,孩子们可能有机会加入省市队、国家队,进入棒球运动培训行业,甚至前往美日韩等棒球强国从事职业棒球。但孙岭峰和他的合伙人说,更大的意义在于,通过这段经历,让这些孩子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获得走出大山、走入社会的能力,以及从事其他更多职业的可能。

基地有意培养孩子习惯镜头。许多孩子从一开始见人不愿说话,逐渐能在媒体记者面前用普通话表达自己。来自宁夏的马虎是正在院线上映的纪录电影《棒!少年》的男一号,女队员尔西和尔洗也参演了另一部关于棒球的电影。

《棒!少年》的公映为这里的孩子带来了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9月,在当地学校和志愿者的支持下,孙岭峰又上大凉山,挑选了9名男孩和15名女孩。今年10月,新队员第一次坐飞机来到了北京。其中,女孩金里在家里6个兄弟姐妹里排行老五,妈妈常年生病,家里孩子众多,父母无法提供更好的教育条件。阿依女子家里也有6个孩子,哥哥姐姐都已出去打工,后来大哥开车坠崖摔断了腿,家里仅有的钱全部拿出来给大哥治病。她说,自己有两个梦想,一个是当导游,可以带爸爸妈妈去看外面的世界,另一个是当医生,如果以后爸妈生病了,可以帮他们看病。

今年11月21日,北京下起大雪,女孩儿们穿上本民族的服装,庆祝彝族新年。对于她们而言,从四川大凉山来到遥远陌生的北京,自下山那天起,一切都是崭新的。

高宁

作者:高宁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