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办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
发布时间:2021-03-16 09:02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张京泽 A+A-
-分享-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这为进一步办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作为基础性事业抓紧抓好。”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一个命运共同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各族先民胼手胝足、披荆斩棘,共同开发了祖国的锦绣河山,共同书写了我们悠久的历史,共同创造了我们灿烂的文化,共同培育了我们伟大的精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着眼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取得显著成效。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广泛拓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断增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不断巩固和发展。办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教育引导广大师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民族团结是祖国统一的重要保证;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是全体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也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目标,把爱我中华的种子植入学生心灵深处。

  健全和完善人才培养体系。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变成美好现实,需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家国情怀,自觉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扎根民族地区、热爱民族工作的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民族高等教育始终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培养了大批适应时代需求的各民族优秀人才,逐步探索出一条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服务、为国家战略服务的独特办学之路,为国家统一、边疆稳定、民族团结、社会和谐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进入新时代,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民族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系,需要主动适应国家发展大势,以更宏观、更长远的视野统筹谋划民族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推进教育评价体系改革,着眼于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需要,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培养大批干部和专业人才,为推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建设各民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加强民族团结,基础在于搞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魂魄,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办好新时代民族高等教育,一个重要方面在于建设各民族师生共有精神家园。一方面,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各民族师生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另一方面,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媒体,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推进“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把互联网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建美好家园,共创美好未来。

  (作者为中央民族大学党委书记)

  《 人民日报 》( 2021年03月16日 09 版)


作者:张京泽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