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拿证只需几个月?心理咨询必须是高尚的行业
发布时间:2021-08-09 10:22 来源:广州日报 A+A-
-分享-

       拿证只需几个月,收费动辄数千元——这是新华社记者调查发现的心理咨询行业乱象。

  新鲜么?不新鲜。这几年,心理咨询行业之乱,已被多次曝光。概括一下,可大体分为两方面。一是服务环节,虚假宣传、恶意拖延、诱导消费,各种忽悠不一而足;二是咨询师本身,良莠不齐,有的无资质无基础,培训“几个月就能拿到证,听不听课都行”。两类问题可谓一体两面,正是不“合格”的人提供着“辣眼”的服务,把好好一个行业搞得乌烟瘴气。

  实事求是地说,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有乱象。可心理咨询,绝不可乱象丛生。众所周知,心理健康是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往大处说,心理咨询行业,事关全民健康大局。近年来,人们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大。也因此,很多人看中了这门生意。投资者、创业者、从业者争相涌入。

  就以从业者来说,心理咨询师像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可批量生产,“进厂”很随意,“出厂”不质检。很多培训机构不认人、只认钱,“专科以上学历,18岁至65岁”就行。想想看,短短几个月速成的“咨询师”走上岗位,会是多么可怕的情景?消费者与咨询师,一个推心置腹、一个套路重重,一个花钱买服务、一个招摇撞骗……这样的“水货”咨询师没有专业技能,没有职业敬畏,没有职业道德,把有心理服务需求的人交到他们手中,简直是“谋财害命”。

  有人说,心理咨询师承担着拯救人类灵魂的职责。这当然是溢美之词。心理咨询师不等于心理医生,这是常识。但也不可否认心理咨询师的重要性。也正因为重要,这一职业对个人素质要求非常高。如专业人士所说,合格的心理咨询师要具备病理、心理、生理等相关学科的知识储备和专业技能,一般要学习30多门课程,并需要数百小时的临床实践和训练。这份专业,岂能“速成”?这份专业,又岂是“水货”可以比拟?

  今年3月,国家卫健委发布通知,设立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不难预料,心理咨询行业有着令人艳羡的发展前景。可不论前景如何,都要警醒:心理咨询师应该也必须是一个高尚的职业,心理咨询应该也必须是一个高尚的行业。行业要健康,从业人员本身就要“健康”。资本入场掘金可以,但不能唯利是图;从业者增多是好事,但前提是达标、合格。期待尽快明确从业人员准入、职业培训、执业资质、从业伦理规范等“硬杠杠”,对相关平台、机构加大监管力度,把谎话连篇的“咨询师”驱逐出场,让心理咨询消费舒心一些。(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王煜玲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