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期间,许多家长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充实假期。然而不少家长却遇到培训机构没有办学资质、夸张宣传、退费难等问题。截至6月底,沈阳市消费者协会及12315指挥中心受理的课外教育培训类消费投诉已有95件。沈阳市消费者协会提示广大消费者,暑假报名参加课外培训班应科学理性,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警惕夸张宣传。暑假期间培训班会发放大量广告,以特聘名师、专家授课、价格优惠等为噱头进行宣传。家长可通过试听,仔细了解培训班的师资力量、教学水平、教学环境及设施等是否与宣传一致,不要冲动报名。
二要注意查看办学资质。报名参加培训班前,要注意查看培训机构有无教育部门颁发的办学许可证、市场监管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等资质证明。
三是要注意认真签订合同。签订合同时,对培训班的授课时间、授课内容、授课费用、遇事如何顺延、如何退费等内容要详细了解;对培训机构若出现更换老师,改变授课地点,不能保证教学质量等违约行为应承担什么违约责任了解清楚;尽量要求培训机构将口头承诺写进合同;并认真逐项查看合同条款,谨防培训机构利用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四是注意不要被“一次性交费越多,折扣越大”诱惑,根据实际需要合理选择交费方式,尽量选择周期短、金额少的预付方式。
五是注意及时向培训机构索要相关凭证并妥善保管,尤其要留心查看凭证上收费单位与实际办学单位是否相符。
六是注意及时维权。若权益受损,要及时与培训机构沟通,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携带相关证据到消费者协会投诉,或直接拨打12315电话投诉。
作者:于也童
编辑:迟佳
近期,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秘书组出台系列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政策举措,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聚焦稳岗扩岗推出系列增量政策举措 ...
在中央教育工作领导小组部署下,教育部党组以“落实纲要和三年行动计划、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为主题,自4月24日到7月3日,7 ...
2025年暑期,教育部将继续开通高校学生资助热线电话,为大学新生特别是家庭经济困难的大学新生提供资助政策咨询与帮助。各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