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智能之光照亮教育强省之路
——论《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的实践意义
发布时间:2025-07-14 09:34 来源:山东教育报 A+A-
-分享-

  近日,山东省教育厅联合多部门印发的《山东省“人工智能+教育”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教育数字化转型之路。这一方案既是贯彻落实《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的战略部署,也是响应世界数字教育大会精神的务实之举,更彰显了山东立足教育实际、推动智能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在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教育变革迫在眉睫的当下,山东以系统性方案为全国提供了“人工智能+教育”融合发展的“山东范式”。

  济南市历下实验小学携手人工智能平台DeepSeek,为孩子们打造趣味性与专业性兼备的编程与机器人学习课程 / 图源:历下教育

  应运而生,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变革的必然选择

  人工智能作为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核心引擎,正在重塑教育生态。党的二十大将教育数字化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教育部等九部门相继出台《关于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的意见》等政策。在此背景下,山东作为教育大省,面临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规模庞大但区域发展不均衡、数字化基础设施薄弱等挑战。如何以系统性方案破解难题,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的出台恰逢其时,既对标国家战略,又立足山东实际,通过构建全学段、全要素、全链条的“人工智能+教育”生态体系,回应了时代命题。

  省委书记林武在全省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以数字化赋能教育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正是这一精神的落地实践。方案以“3—5年阶段性目标”与国家长期规划相衔接,将52项具体任务分解至责任部门,体现了直面问题、精准施策的魄力。这种“务实有效”的原则,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清晰路径。

  日照山海天实验小学学生科技节展出作品 / 图源:日照教育发布

  精准施策,构建“人工智能+教育”的山东特色体系

  《方案》的亮点在于其“体系化”与“落地性”。首先,在顶层设计上,方案以“全生态体系”为核心,覆盖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全学段,打破传统教育边界,推动人工智能从通识课程到专业建设的深度融合。例如,鼓励开设“人工智能+其他专业”双学位项目,探索“本硕博”贯通培养模式,这既符合《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对复合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呼应了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提出的“科教融合新范式”。

  其次,方案聚焦“山东特色”,将产教融合与区域产业优势相结合。打造300所人工智能应用领航校、建设30个校企协同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对接山东新旧动能转换“十强”产业,每年遴选10个专业建设10门核心课程——这种“教育链—产业链”的双向赋能,既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又为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实践场景。此外,方案提出建设15个“人工智能+教育”创新研究基地,推进“揭榜挂帅”核心技术攻关,形成“技术攻关—成果转化—教育应用”的完整链条,体现了“产学研”协同的山东智慧。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方案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关键支撑。通过实施省、市、县三级教师培训计划,培养1000名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首席信息官,呼应了教育部“数字化赋能教师发展”的专项行动,更解决了教师数字素养不足的痛点。这种“硬件建设”与“软件提升”并行的思路,确保了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可持续性。

  潍坊市奎文中学语文教研组根据AI课堂分析开展教研 / 图源:潍坊市奎文中学

  落地生根,确保方案见实效

  政策的生命力在于执行。《方案》的落实需要政府、学校、企业、社会多方协同,形成“政策—行动—反馈”机制。首先,需强化组织领导,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数字山东战略布局,建立跨部门协同机制,定期评估任务进展,确保“任务项目化、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的推进机制落地。

  其次,要筑牢基础设施底座。方案提出的“云—网—边—端”一体化数智基座与省级教育算力共享系统,需与山东“算力基础设施升级计划”联动,整合高校与区域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同时,应建立教育数据安全监管体系,对AI算法与大模型进行备案审查,确保技术应用与伦理安全同步推进,这既符合世界数字教育大会“智能向善”的共识,也守护了教育数据的“山东底线”。

  在实践层面,可推广典型案例带动全局。如德州湖滨北路小学利用AI体育系统优化体育教学,威海市统一路小学通过大数据分析提升课堂效率——这些已有探索可作为方案落地的“先行样本”。同时,需构建“试点—推广”机制,在300所领航校先行试点人工智能应用场景,形成可复制的经验后向全省辐射。

  更为重要的是,要激发师生的内生动力。通过将人工智能素养纳入教师评价体系,实施“AI+教育”领军人才计划,举办师生AI创新大赛等方式,让教师从“技术使用者”转变为“创新推动者”,让学生从“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探索者”。这种“以人为本”的落实路径,正是怀进鹏部长强调的“智能时代育人本质”的生动诠释。

  《方案》的推进,将重塑山东教育的发展格局。在人工智能的赋能下,山东教育将逐步实现从“经验驱动”到“数据驱动”、从“标准化教学”到“个性化学习”、从“单一课堂”到“虚实融合”的跨越。未来,我们有望看到:课堂上,AI助手为教师精准诊断学情,为每个学生定制学习路径;实训基地中,虚拟仿真技术让学生身临其境解决产业难题;终身教育平台汇聚海量资源,为全民学习提供“云端课堂”……

  更重要的是,这一方案的实施将助力山东从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当人工智能与立德树人深度融合,当产教融合形成良性循环,当教师素养与基础设施同步提升,山东教育的“数字竞争力”必将转化为服务国家战略、驱动区域发展的核心动能。这不仅仅是山东教育的自我革新,更是为全国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的“山东答卷”。

  站在智能时代的潮头,山东教育正以《方案》为帆,乘风破浪。唯有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抓落实,以“久久为功”的韧劲促深化,方能真正让人工智能之光照亮教育强省之路,为教育强国建设贡献山东力量。

编辑:周玉森

审核:李勇

相关阅读

深度挖潜为毕业生就业护航

近期,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等多部门联合推出了多项就业政策创新,如将一次性扩岗补助对象由企业拓展到社会组织, ...

07-09 11:16中国教育报

高考不是青春的“片尾曲”

高考不是青春的“片尾曲”,而是人生崭新篇章的“片头曲”。

07-09 16:35“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大学宿舍,如何安放个性与集体?

宿舍关系的真谛,不在于消除差异,而在于学会在差异中看见更广阔的世界。

07-09 16:29“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