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有效减少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指导儿童青少年做好近视防控工作,全国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宣讲团开展了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不同阶段防控指引研究,形成了《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发展不同阶段分类防控指引》。
《指引》紧扣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中的核心风险点,有针对性地提出防控举措,涵盖预防、干预、矫治等方面,注重防控的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具有易理解、易推广、易操作等特点,为学校师生和家长提供科学、权威、系统的近视防控指南。
通用防控措施
(适用于所有儿童青少年)
1.保障充足户外活动
每天日间2个小时户外活动,也可分不同时间段累计达到2小时。
2.培养正确用眼习惯
保持正确的读写姿势,建议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坚持做眼保健操。避免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做到“三个20”。严格管理电子产品使用:0—3岁婴幼儿应避免接触电子产品,4—6岁学龄前儿童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时间。中小学生非学习使用电子产品时间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优选大屏幕高分辨率电子产品。
3.提供适宜学习环境
充足、柔和的照明,适合身高的桌椅等。
4.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倡导均衡饮食,多吃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优质蛋白的食物,少吃甜食、油炸食品及含糖饮料。保障充足睡眠。
5.坚持定期健康检查
建立眼屈光档案,监控屈光度和眼轴变化。
针对不同人群的防控措施
未近视且不易近视的儿童青少年
人群特征:裸眼视力正常,屈光正常,远视储备量在对应年龄的参考值范围之内(见附件1),眼轴长度在对照表(见附件2)对应年龄的低值以下。
针对性防控措施:需关注视力健康,根据变化动态调整。
未近视但易近视的儿童青少年
人群特征:裸眼视力正常,屈光正常,远视储备量低于对应年龄的参考值下限,眼轴长度在对应年龄的低值以上。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高度近视,户外活动时间少,近距离用眼负担重。
针对性防控措施:每3—6个月验光并测眼轴,按医嘱使用功能性近视防控眼镜或中医适宜技术等干预方法,定期复查调整诊疗方案。
已近视但不易高度近视的儿童青少年
人群特征:已确诊近视(近视度数不低于75度),眼轴长度在对应年龄的高值以内。每年近视度数增长速度不超过50度。
针对性防控措施:每3—6个月验光并测眼轴,按医嘱使用功能性近视防控眼镜、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或中医适宜技术,年龄超过8岁的儿童可使用角膜塑形镜。
已近视且易高度近视的儿童青少年
人群特征:已确诊近视且近视在10岁之前发生,眼轴长度在对应年龄的高值以上。父母一方或双方有高度近视,每年近视度数增长速度超过75度。
针对性防控措施:每3—6个月验光并测眼轴,关注眼底和眼部健康情况。按医嘱联合使用生活行为干预、光学干预、药物干预或中医适宜技术等方法。依据变化情况,酌情及时调整。
已高度近视的儿童青少年
人群特征:已确诊近视且度数不低于600度或眼轴长度大于26.00毫米。
针对性防控措施:每3—6个月检查屈光度数、眼轴、眼底变化,调整近视防控策略。必要时定期检查眼压、眼底等,避免进行蹦极、跳水等高冲击力或高强度的运动。
一起来了解与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有关的专业知识要点——
儿童青少年各年龄段正常远视储备量范围参考表
(注:以上数值基于人群大数据分析,仅供参考。)
儿童青少年各年龄段眼轴长度对照值表
(注:以上数值基于人群大数据分析,仅供参考。)
要点说明
1.户外活动
户外活动关键在于白天(阴天亦有效)、户外,2个小时分不同时间段累计也有效。
2.一尺一拳一寸
书写姿势建议做到“一尺一拳一寸“,即眼与书本的距离要保持一尺以上,身体与课桌之间保持一个拳头的距离,握笔时手指尖和笔尖要保持一寸的距离。
3.三个20
阅读等近距离用眼20分钟,向20尺外(约6米),抬头远眺至少20秒。
4.充足睡眠
在园幼儿、小学生每天睡眠不低于10小时,初中生每天睡眠不低于9小时,高中生每天睡眠不低于8小时。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