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菏泽 > 正文
菏泽:对接城市“231”产业体系发展职业教育
发布时间:2021-07-06 16:47 来源:山东省教育厅 A+A-
-分享-

  菏泽市现有职业院校40所,其中高等职业学校2所,现有在校生2.16万人,中等职业学校38所,现有在校生6.68万人,专业设置涉及农林牧渔类、加工制造类、石油化工类等16个门类、86个专业,初步形成了布局合理、专业齐全、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教育体系,在服务“231”产业体系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

优化专业设置,建立匹配产业发展的专业集群

  注重动态调整专业目录。围绕“231”产业体系发展需求,对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优化,今年完成申报备案专业大类16个,专业86个,专业布点270个,较去年新增专业17个,新增专业布点57个,撤销专业布点5个,市域内专业结构布局更加贴合全市产业布局。
  注重精准建设专业集群。鼓励支持不同学校发挥自身优势,推进专业设置、教学内容与产业发展、职业标准紧密对接,围绕“两大核心产业”,建立了医药类和化工类市级专业群,围绕“三个优势产业”,建立了农林类、机电类、商贸类市级专业群,围绕“一批新兴产业”,建立了信息技术类、新能源类、服务业类市级专业群。
  注重及时更新教学内容。引导职业院校加强对“231”产业在新环境下得发展途径、变革表现,及时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到专业教学中,基本实现了“产业引领专业、专业匹配产业”的目标。

立足技能提升,拓展适应产业需求的人才培养模式

  把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作为突破点。在改革与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工作中,单县职业中专与单县三义春餐饮有限公司积极结合,提出了工学交替的“三阶段、三一体、三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了有力的验证,得到了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验收工作组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赞扬。目前,全市10个学校、13家企业、500余名学生参与现代学徒制试点,其中创建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1个,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2个,市级现代学徒制试点10个。
  把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作为重要抓手。把学历证书与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结合起来,让学校和企业都能参与到学生能力的认定过程中。鼓励引导职业院校学生在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积极取得多类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拓展就业创业本领,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目前全市有12所学校、39个专业、3874名学生参与“1+X”证书制度试点。
  把订单式培养作为有力支撑。立足于企业需求与学生自身实际,采取“量身打造”的方式开设订单班,如菏泽信息工程学校与牡丹机场专门开设的机场厂务方向班、单县职业中专与湖西王集团开设的“湖西王班”等,学校与企业对人才共同培育、共同参与考核,做到了课堂搬到企业里、毕业即能就业。

围绕多方需求,搭建促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服务平台

  成立了菏泽市产教融合联盟,设立了11个市级专业合作职教集团,吸纳了190余家企业及30余所职业院校参加,不断完善内部中高职衔接教育体系和校企互惠体系,积极打造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合一”的发展环境。
  建设了一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通过配全配齐相关设施,坚持教学实训并重和灵活开发共享,促进了实践教学和学生实训能力的提升。其中东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推动建成的菏泽市危化品案例生产技术培训鉴定基地、东明县案例文化教育体验馆、东明县农业生产和食品案例检测中心已成为集体验、培训、鉴定、检测于一体的“安”字头教育服务发展平台。
  由市人才办组织教育、人社、工信等部门开发了“校企通”服务平台,把学校学生信息和企业用工需求信息纳入平台管理,截止目前,在“校企通”平台注册参与人员22376人,注册参与公司69家,合作院校32家,发布相关政策14条,充分发挥出了平台校企交流的作用。

编辑:孙悦琛

相关阅读

成武县与山东体育学院联合举办“暑假最后一课”

 近日,团成武县委联合山东体育学院研究生教育学院组织研究生志愿者走进成武县张楼镇第二初级中学,为学生带来一堂充实又温暖的 ...

09-02 16:08《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教育家精神锻造新时代教师铁军——菏泽市牡丹区探索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新路径

清晨6时,菏泽市牡丹区黄河路环堤公园里书声琅琅,100余名学生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晨读活动中。这是该区“牡丹早读”志愿服 ...

09-11 09:4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