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山东多地迎降雪 能不能玩雪?能否冻死病毒?权威消息来了!
发布时间:2020-02-06 14:55 来源:大众网 A+A-
-分享-

今天一早

山东多地开始下雪

不少朋友一觉醒来,

窗外已是白茫茫一片


目前,菏泽、济宁、德州、聊城、滨州、

济南、泰安和淄博等市已出现降雪,

预计今天白天,

上述地区降雪仍将持续


▲菏泽


▲淄博


▲德州


▲济南


▲滨州


▲济宁


▲日照


同时由于气温较低,

这次下雪

将产生对交通有影响的积雪和道路结冰。

山东省气象台于6日06时00分

发布道路结冰黄色预警信号



有需要出行的朋友

千万要小心慢行

另外,立春伊始

冷空气活动仍较为频繁

大家一定要注意添衣保暖

千万不要感冒了!


一起来看今天的天气预报吧

天气预报:

今天白天到夜间,鲁南、鲁西北和鲁中地区天气阴有小雪转多云,其他地区天气多云。北风转南风,半岛地区3~4级,其他地区2~3级。

夜间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地区-4℃左右,其他地区-2℃左右。7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多云转晴。鲁东南和半岛地区南风转北风3~4级,其他地区南风2~3级。夜间最低气温:鲁西北、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3℃左右,其他地区-1℃左右。8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转多云。鲁东南和半岛地区北风转南风3~4级,其他地区南风2~3级。夜间最低气温:鲁中山区和半岛内陆地区-3℃左右,其他地区0℃左右。

今天大雪预计还会持续

很多朋友已经按捺不住

想出门玩雪了

玩雪会感染病毒吗?

下雪天会冻死新冠病毒吗?

最近流传说法:今日提醒,不要带孩子出来玩雪, 因为雪会把漂浮在空中的病毒带下来,记住别带孩子玩雪️️️️️继续在家待着!新型冠状病毒怕热不怕冷!

鉴定:谣言

查证要点:

1.病人咳嗽和喷嚏的飞沫通常会在数分钟后落下,不会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因此不用担心雪会把空气中漂浮的病毒带下来。

2.体外的病毒和细菌通常会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多数在24小时以内)失去感染人的能力。如果是低温环境,往往持续时间更长。雪地里是可以有病毒和细菌存在的,但玩雪不会比不玩雪有明显更高的感染风险。

3.不管玩不玩雪,同样需要注意手部卫生。玩耍时避免手接触口眼鼻,玩耍后要洗手。

记者连线了两位专家,专家认为,天气与疫情的关联非常复杂,对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了解仍需时间,公众不应贸然增加外出。

北京地坛医院感染病急诊科主任王凌航认为,市民对于疫情的认识,不应因天气的变化而转向。“以流感为例,冬春季天气寒冷,但正是流感病毒活跃期,而新型冠状病毒是变异后的新病毒,什么条件下能够杀死,现在的认识仍是不够成熟的,对它的研究需要时间来深入。”王凌航说。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主任医师张黎明也认为,不能因气温降低而盲目乐观。“不是低温就能杀死病毒。一些实验室病毒标本正是在低温环境下保存,有一些能存活很久。”

对于雪天对疫情整体的影响,两位专家认为要下结论还为时尚早,因果关系较为复杂。张黎明介绍,一方面,下雪天的确会降低气溶胶传播,空气中的带菌颗粒能够沉积到地面;另一方面,病毒并未因此而消灭。王凌航则认为,下雪当时的局部气温、空气潮湿度、持续时间,都是影响因子,应进行综合分析。

“天气的变化,带来一个心理信号,让大家对疫情控制产生向往,但目前仍应以居家、减少聚集为主,如果外出聚会、打雪仗,呼吸道传播的风险增加,不利于自我防护和疫情控制。”王凌航表示。

张黎明则提醒,现在到了减少病毒进一步传播的关键时期,公众尽量不要外出。除了呼吸道传播,病毒还可能接触传播,在公共区域,如果触碰了有病毒附着的物体,再触碰眼睛、鼻子,也可能因此感染。如要外出,记得戴口罩、勤洗手,做好自我防护。

虽然雪景很美,但目前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

瑞雪兆丰年,我们定能战胜疫情!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举办

8月25日-29日,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 ...

09-01 14:38山东省教育厅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8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从校园到职场 就业服务不断线——集中资源力量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点赞山东开展“微培训”护 ...

09-01 16:21人民日报

山东校园“秋点兵”,多彩开学礼启新程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

09-02 09:32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