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德州 > 正文
德州市教科院2019年春季初中教学视导数学学科分析报告
发布时间:2019-04-26 15:35 来源:德州市教科院 A+A-
-分享-

2019年3月13日至4月3日,德州市教科院初中数学学科教研员先后对运河区、宁津县、平原县、夏津县和乐陵市进行教学视导活动。本次视导深入一线课堂,了解了德州市初中数学教育教学教研现状,看到了一些可喜的现象,也发现了一些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为下一阶段的初中数学学科教研工作提供了工作方向和思路。

一、可喜的现象

随着2017年底德州市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评估认定后,各县市区的初中学校硬件建设得到进一步优化,校园环境更加优美,校长和老师们干劲更足,对学校的未来充满信心,学校的工作重点逐步转向学校的内涵发展,个别学校在某些方面走在了全市前列。如:运河区某校对中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优秀做法,乐陵市某校的空中课堂探索,平原县某校的数字课堂教学等给视导组留下了深刻印象。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正逐步融合于常态数学教学中,小班额教学的优势在七、八年级体现明显。教师们正在努力改进以往的教学方式,尝试和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二、存在的问题

县市区之间、城乡之间的学校课堂改革力度不均衡,教师教学改革意识淡薄,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堂普遍存在;部分农村中学教师年龄出现断层,教师老龄化严重,青年教师流失现象存在,教师后备力量薄弱,教科研水平发展缓慢;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设施的使用频率和效率都不高;课堂教学仍存在问题:教师对教材的研究和挖掘表面化、肤浅化,课型教学模式固化,课堂教学中“一言堂”“满堂灌”现象存在,教学设计思维层次不高,小组合作讨论运用不合理,流于形式。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的主动学习,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三、个人的思考

1. 加强学校与家庭的联系与沟通

学校是教育的主体,但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基础,也十分重要。学校要完善家校合作制度,明确家委会职能,定期举办一些活动,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的规章制度和班级的近期情况,统一教育方向,拉近学校与家庭的距离,以提高学校教育活动的实效。

2.转变教师角色

视导过程中,部分教师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式发生了一定改变,促使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定位要重新思考。教师应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大胆实践、敢于创新,努力成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的推动者,力争成为由知识的灌输者转变为导入者,由教材的执行者转变为研究者,由教学活动的管理者转变为监督者,更要努力成为师德优秀、业务出色的终身学习者。

3.加强对课标、教材的研究,树立正确的教材观

由于不同学校有不同的学情,教师在吃透课标的基础上应加强对教材的开发能力,要深刻领会教材的设计意图,灵活运用好教材,对教材进行二次加工,以便更好地培养学生对教材的知识发现、探索和运用的能力。

4.渗透数学学科素养与提升学生思维品质

数学是一门思维的科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数学知识、方法,更要关注数学思想的渗透。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编制好教学设计,把握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突破口,针对性地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敏捷性、灵活性、创造性和批判性,引导学生学会通过现象来分析事物的本质,不断深化其数学思维。

5.引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当前的数学课堂中,教师要与时俱进,紧跟教育改革形势,更要抛弃顾虑,大胆放手,积极践行一种多元化交互式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总之,当前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喜有忧,让学科教学走向学科育人,让数学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还需要持续不断的坚持和努力,但是,只要我们扎实有效的工作,相信我市的初中数学教学一定会有更大的进步!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乐陵:这个暑假“动”起来

 近日,清晨一大早,在乐陵市实验小学的操场上,孩子们“运动打卡”活动如火如荼。“47.48.49……”四年级二班近20名 ...

08-01 14:19乐陵市教体局

夏津以“三体1+N”破解体教融合“碎片化”难题

在深化体教融合、推进学校体育改革的浪潮中,夏津县教体局以创新的“三体1+N”育人体系和省级、国家级试点项目、基地的落地, ...

08-05 14:5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乐陵:“一站式”助学贷款优化服务助力学子圆梦

近日,随着高校录取通知书陆续送达,德州市乐陵市2025年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进入高峰期,前来办理助学贷款的乐陵籍学生邢胜男 ...

08-18 09:20中国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