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超半数学生选择,这里的职教路何以越走越宽?
发布时间:2025-10-09 09:4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孙荣光、廉德忠 A+A-
-分享-

  总编说

  聊城地处鲁西,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是重要的产业调整承接区域。近年来,该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在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上创新发力,创造了许多典型经验,办学成效和社会声誉不断提高,走出了独具特色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之路。今年,该市职业学校招生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良好局面,为办好人人出彩的职业教育奠定了坚实基础。

  2025年,聊城市中职学校招生计划2.5万人,第一志愿报名4.6万人,超过计划数2.1万人,热门专业报考比例80:1;学生65%以上为第一志愿录取,四分之一的学生超过公办普高录取线而选择了职业学校。

  “今年,职业学校招生异常火爆,优质生源前所未有地增加。学生65%以上为第一志愿录取,四分之一的学生超过公办普高录取分数线,热门专业报考比例达80:1,职业教育成了学生和家长的优质选择。”日前,谈起今年中职学校招生录取情况,聊城市教体局职业教育与高等教育科科长郭忠岭掩饰不住满脸的兴奋。

  职业教育成为聊城市群众的优先选项、优质选择,源于该市顶层设计职业教育发展路径,源于职业学校一以贯之抓学风教风建设,源于扎根地方办学的实践探索,源于服务学生人人出彩的初心。由此,得到了社会各界特别是学生以及家长的信赖支持,成为千家万户的关键选择,职业教育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境地。

  职业教育有地位、有价值

  “在阳谷,职业教育非常受欢迎,有地位、有价值。”阳谷县教体局副局长杨新勇介绍,今年,阳谷县投资3亿多元建设了占地面积86345平方米、建筑面积51988平方米、可容纳2700名学生的县职业中专新校区。职业中专今年计划招生1000人,报考学生3000多人,老百姓报考职业学校的愿望很强烈。不仅如此,自2023年以来,阳谷县为职业中专引进专业教师和高层次人才62人,职业教育成为最受重视的教育类型。

阳谷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学生正在专业实训室内进行实训

  聊城市建立了顶格推进职业教育工作机制,为职业教育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和氛围。自2020年起,聊城市开始打造冀鲁豫地区职业教育先行区的实践探索,提出了“围绕产业和企业需求,深化校地合作,让职业教育有收入、有地位、有价值”的发展目标和要求,对标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要求,逐县、逐校制定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实施方案和职业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实施方案,提升关键办学能力。

  该市争取省财政专项资金支持9900万元,拉动各级政府投入1.47亿元,引导学校自筹7724万元,市属职业院校招聘专业技术岗位教师近500名,充实了就业指导教师、实习指导教师队伍,一大批制约发展的土地、校舍、师资以及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等痛点堵点难点得到破解,从不同层面和领域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保障。全市有7所学校获评省高水平中职学校,3个专业被认定为省特色化中职专业。

  像阳谷县一样,以最好的校舍、实训基地、师资等要素支持职业教育发展,在聊城市达成了共识并付诸行动,职业教育进入了高位发展的新时期。

  抓学风、教风,没有边界

  “以前,我对孩子没多大信心,就想着让孩子长三年身体,将来有个活儿干就行了。”聊城高级财经学校2024级财会专业学生郭子娴的父亲郭恩友深有感触地说,学校开展的21天习惯养成教育,让孩子改掉了很多坏习惯。现在,她积极上进,当了班长,进了学生会,铆着劲要“专升本”。

  这是聊城市职业学校狠抓学风、教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聊城市持之以恒地抓好职业学校“三风一训”建设,用好的学风让家长放心选择,用好的教风助学生成长成才。

  “我们将理想信念、思想道德、工匠精神等有机融入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全过程,学生呈现出良好的精神面貌,格外让人振奋。”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校长徐公义介绍,学校是领导干部的楷模孔繁森同志的母校,利用这一红色资源,在学校中轴线上依次建设了孔繁森广场、雷锋广场、国旗广场,同时,建设了工匠精神展示园区,以环境浸润、引领学生向善向上成长,形成了积极向上的校风、教风、学风。

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学生在智能制造实训中心学习《PLC应用技术》课程

  严格、精细的管理,树起了职业学校的好声誉。聊城市翰文中职学校实施精细化管理,班主任、任课教师入班办公,学生读书、写字时旁若无人,表现出强大的学习专注力,被学生家长称为“普通百姓的名牌学校”。

  而在阳谷县职业中专,吸烟、喝酒、带手机、谈恋爱,被列为学生管理红线,校风校纪为之一变,被群众称作“严管厚爱”的典范案例。

  “我们把抓好学风、教风建设作为头等大事,列入每年的工作重点,从最基本的学习、生活养成习惯抓起,不设边界,久久为功。”郭忠岭说。

  他介绍,今年,聊城市中职学校招生计划2.5万人,第一志愿报名4.6万人,超过计划数2.1万人。中职本科“3+4”录取最高分为694.8分,最低分为604.5分,其中机电技术应用专业计划差额达2317人,报考比例80:1;17所中职学校的职教高考实验班,计划招生数6250人,报名8513人,录取平均分为414分;五年制高职计划6085人,报名12397人;普通中专录取9549人,平均分300分;65%以上为第一志愿录取,四分之一的学生超过公办普高的录取线……

  一大批素质高、成绩好的学生主动选择到职业学校学习一技之长,良好的学风、教风是很重要的吸引因素。

  坚持扎根地方,职业教育坐上“热炕头”

  今年,聊城市中职学校共开设16个大类69个专业,236个专业布点,布点数排名前5位的专业大类分别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医药卫生、交通运输。

  据介绍,这些专业类别,围绕聊城制造业强市战略、医疗攀登计划和“三百工程”进行布局,具有未来发展的强大韧性和长远潜力。

  以聊城市高级工程学校为例,自2022年起,先后淘汰了市政工程施工、数控技术应用、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会计事务等9个专业。今年设置了智能设备运行与维护、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电气设备运行与控制等15个专业,其中,13个为联办五年制专业,3个为“3+4”对口贯通培养专业。徐公义说:“根据区域产业发展需求和市场人才需求,专业设置每年都要进行增减。”

  阳谷县职业中专的畜禽生产技术专业成了今年招生的“黑马”,首次志愿录取率就达94%。据校长袁道勇介绍,该专业之所以火爆,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日益旺盛,学生毕业后就业前景广阔;二是学校与县域农业龙头企业建立了深度合作关系,学生在校期间就能接触行业实际需求,提升实践能力。

  聊城市的职业学校都成立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基地、非遗工作室,聘请地方非遗传承人每周授课,郎庄面塑、东昌府木版年画、临清架鼓、剪纸、马官屯泥塑、东昌葫芦雕刻等近10项当地非遗项目走进课堂和学生社团,增强了学生传承家乡传统技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

  东昌府区是全国著名的“中国葫芦雕刻艺术之乡”,葫芦产业年产值高达16亿元。东昌府区职业中专立足这一资源优势,开设了现代农艺、作物生产技术、艺术设计、电子商务等关联专业,将非遗葫芦雕刻技艺引入校园,形成了从种植到手工雕刻再到电商销售的校内闭环体系,探索出了与当地经济、产业协同共进的转型发展之路。

  这一转型最显著的标志,便是凭借产教深度融合与看得见、摸得着的技能回报,吸引越来越多学生主动拥抱职业教育,职业教育坐上了“热炕头”

聊城市技师学院“安坐无忧”项目斩获全国职教创新大赛一等奖

  建好立交桥,让每名学生都有适配的赛道

  “保证了本科学历,满足了兴趣爱好,提前介入了专业知识学习,就业竞争有优势……”日前,聊城高级工程职业学校2025级“3+4”本科贯通计算机专业学生初小宁的母亲许翠翠,谈起帮助女儿选择职业学校时的情景,依然兴味未尽。

  “初小宁今年中考考了661分,可以报考一个不错的普通高中。但是,她对计算机很感兴趣,今年正好有中本贯通专业,担心错过这个机会再后悔就晚了,所以选择了职业学校。”许翠翠说。

  今年,聊城市职业学校的招生共有四大类,即“3+4”中本贯通班、联办五年制高职、职教高考实验班和普通中专班。不同的办学层次和专业,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适己化选择,只要想学习一技之长,总能找到适配的赛道。

  今年中考考了581分的朱晓彤当时可以报一所高中,但是其自我评价属于边缘生且进步潜力不大,又比较喜欢药学专业,所以就与母亲商量报考了聊城医药科技学校五年高职药学专业。“这样的选择符合孩子的实际,还省了一大笔钱。”朱晓彤的母亲对这样的选择非常满意。

  聊城市坚持促进就业的办学导向,建立职业院校“招生—培养—就业”全链条联动机制和本地招生、本地实习、本地就业的“三本”机制,指导学校落实就业“一把手”工程,开展书记(校长)访企拓岗专项行动,毕业生离校前至少完成3次有效岗位推荐,帮助学生尽早、尽快就业。今年,中职毕业生共18635人,就业、升学17066人,就业、升学率达91.58%。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振了学生报考职业学校学习一技之长的信心。

聊城高级财经职业学校中餐烹饪专业学生在进行果蔬雕刻练习

  有人说,聊城市职业学校今年招生之所以如此火爆,是因为最理性的家长带着最理性的选择,和孩子一起理性地走进了职业学校。而这一“理性”的指向,是职业教育前途广阔、大有可为的诗与远方,是技能强国的时代新华章。

(原标题:职业教育成了千家万户的优质选择)

作者:孙荣光、廉德忠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山东与马来西亚联合启动系列教育合作重点项目

9月22日—24日,我厅组织山东教育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举办山东—马来西亚教育合作重大项目启动仪式,启动系列教育合作重点 ...

10-01 10:18山东省教育厅

山东省人工智能通识课发布

9月28日,由山东省教育厅指导、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主办的“山东省人工智能通识课发布及人工智能通识教育专业委员会成立暨山东 ...

10-01 10:21山东教育新闻网

2025中外青年学生孔子文化周在济宁举办

9月23日至25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山东省教育厅、济宁市人民政府主办,济宁市教育局、山东理工职业学院承办的20 ...

10-04 15:02山东省教育厅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