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菏泽医学专科学校③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探索
发布时间:2020-05-22 10:19 来源:《山东教育》高教刊2020年5月刊作者:刘艳艳 代爱英 李琳 A+A-
-分享-

本期关注·“课程思政”建设在高校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作为“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中的重要模块,是学校课程思政体系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学校通过制定案例编选要求,以规范性、实用性、时效性、系统性及便捷性为原则,构建含主题案例库、专业案例库及课程案例库等子库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为广大教师进行课程思政教育实践提供可借鉴和使用的案例素材资源。

  做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在专业课教学中融入理想信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修养、职业素养等思政教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途径。在课程思政育人实践中,专业思政教育素材缺乏以及思政教育和专业教学难以有效融合是制约“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统一”的两大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挖掘专业教学内容中所蕴藏的思政教育元素,合理引进行业专业活动中的典型事例,形成一系列便于共享共用的课程思政育人素材,将这些素材有机融入专业教学中,是快速提高专业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的有效途径。近年来,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全面加强课程思政体系建设,合作建设了“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作为其中的重要建设模块,从案例库架构规划、课程思政素材选编、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设计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实践,为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教育提供了丰富实用的案例及素材资源。

  一、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和指示精神,以“育人为先、规范实用、共建共享”为建设目标,按照“系统设计、明确标准、广泛发动、全面覆盖、以评促建”的建设策略,经过“素材选编—案例编写—统一审核—分类入库”的建设流程,建设“育人主题鲜明、素材内容丰富、案例组织合理、检索使用便捷”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

  (二)案例库结构

  学校将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分为主题案例库、专业案例库和课程案例库。

  在主题案例库中,围绕理想信念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公民素养培育、职业素质培育三个层面,设置了“家国情怀”“四个自信”“遵纪守法”“道德修养”“文化素养”“敬业精神”“科学精神”“工匠精神”“安全意识”“质量意识”“环保意识”“医者仁心”“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等多个主题模块。各主题模块下汇集了各个专业和课程中的相关案例,同一主题下的这些案例还可根据其所属专业、课程等属性进行编码,以便教师检索。

  专业案例库按照案例来源和所能应用到的专业进行分类,主要基于本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建设。专业案例库建设,首先根据本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中对学生素质的要求,确定本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主线。同时围绕这条主线,根据特定课程的内容特点及其在本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分配、确定该门课程应承担的思政教育主题,所有课程的思政教育主题相互补充、互相交叉形成专业思政教育网络。

  课程案例库是由本课程各章节(模块)教学内容的思政案例集合而成。在明确本课程思政教育主题的基础上,课程的各章节(模块)要根据教学内容特点,深入挖掘所蕴藏的思政教育元素,凝练课程思政话题,有机融入教学过程,编写形成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在章节(模块)案例选编过程中,以符合实际教学内容为前提,围绕本门课程思政主题的达成筛选高质量案例,构成本门课程的思政教育案例库;同时,对思政教育主题鲜明、素材事件得到普遍认可、与课程内容关系密切、符合专业教育主线的非本课程育人主题的案例,也可以适量选入本课程案例库。

  (三)案例库建设原则

  案例库建设中须遵循规范性、实用性、时效性、系统性和便捷性等原则。

  1.规范性。案例的编写要符合新时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符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各项要求,确保传递正能量;从素材挖掘到形成案例再到分类入库的过程要有明确的标准和规范,确保形式相对统一。

  2.实用性。案例库建设应围绕学校课程思政教育目标及专业课程育人目标,体现专业思政育人、课程思政育人及课堂思政育人的要求;要提高案例的普适性,使更多的案例适合于多个专业、多门课程、多种教学内容的课程思政教育,提高资源利用度;案例库内容能够在课程思政素材挖掘、主题凝练、思政融入方法、思政育人教学实践等方面为广大教师提供可借鉴的教学案例参考,以提高案例库的应用价值和案例库的实用性。

  3.时效性。动态补充更新案例库内容,体现党和国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要求,及时引入行业新进展,介绍涌现出的先进模范人物,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如在当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成功的形势下,积极引入医务人员“勇敢逆行”“精益求精”“永不放弃”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奉献精神和医者仁心。

  4.系统性。案例库建设应注重顶层设计,要从“三全育人”的高度、以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为目标,全面规划课程、专业及学校层级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确保不同层级案例库之间的协调统一,促进同一层级的案例库之间相互渗透、互为补充,避免案例库建设和育人作用的碎片化。

  5.便捷性。案例库应界面友好,检索功能清晰,能确保教师、学生、行业人员和社会学习者等不同用户方便使用,可以根据案例所属思政教育主题、素材媒体类型、可应用的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等对案例进行多种分类编码,方便用户查询。

  二、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编选规范

  (一)案例内容构成

  每个案例由案例素材名称、内容简介、思政育人主题、思政主题释义、媒体形式、应用建议、版权说明、应用举例等8项内容构成。

  1.案例素材名称。简要写出课程思政素材的名称,要求能够准确表达和概括所选用的素材内容,字数不超过25字为宜。

  2.素材内容简介。简要、客观、准确地描述案例所选用素材的基本内容,如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过程、起因、影响等,不超过1000字。

  3.思政育人主题。本素材内容所蕴含的或能够延伸出的思政育人主题,有四个自信、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大医精诚等。每个案例可列出其包含的多个育人主题,但为了主题更加突出,所列主题不超过3项。

  4.思政主题释义。明确所列出的思政育人主题在本素材中所对应的内容,或者是如何从本素材中延伸出所列育人主题。

  5.素材媒体形式。说明素材呈现的媒体形式,如视频、文档、图片等。

  6.素材应用建议。说明本素材可以应用于哪些专业教学过程,包括专业、课程、具体教学内容,以不超过4个为宜。

  7.引用及版权说明。注明案例所选用素材的引用出处或来源,无知识产权异议和纠纷;说明对案例的教学或其他使用、引用等方式的要求或约定等。

  8.素材应用举例。在教学内容上,注明案例所对应的专业、课程及具体的教学项目(内容)。在教学设计上,包含教学目标、课程思政融入方法及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其中教学目标是指应用本案例的专业教学内容要达成的素质目标、知识目标及能力目标;课程思政融入方法是指根据专业、课程及教学内容实际,采用适当的方法和形式将本案例素材所体现的思政育人内容有机融入教学过程中,实现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融合;课程思政教学实施过程要求描述本素材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素材所体现的思政育人内容与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以及对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促进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得益彰的具体措施与过程。在教学效果上,描述在课程思政教学活动中取得的成效,包括教学目标达成情况,学生在知识、能力、思想认识、职业素养等方面的提高。在教学反思上,主要描述教师围绕教学内容、思政育人、思政融入方法、课程思政教学效果等方面的认识和思考,总结经验,查找不足,提出改进方法或建议,进一步提高课程思政教学效果。

  (二)案例审核标准

  组织相关专家对教师所编写的课程思政教学案例进行统一审核,分类入库。根据案例库建设原则,将案例设计是否合理规范、内容是否实用、是否较好地体现价值性等作为案例审核标准的主要指标。

  1.案例的合理性。包括:案例素材描述客观真实;思政育人主题凝练准确、释义清晰、符合逻辑;教学设计中教学目标明确,案例素材所蕴含的思政教育元素挖掘、加工到位,育人主题融入方式恰当合理、不生硬突兀;案例设计要体现教书和育人的内在联系,要根据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教学内容的实际,将思政教育融入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避免不切合教学内容实际而进行空泛、生硬、标签式的思想教育,导致教书和育人的割裂。

  2.案例的实用性。案例编写要在实际教学内容中挖掘思政教育素材,将思政教育寓于专业知识学习和专业技能训练中,帮助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高专业教学的吸引力和课堂教学效果;对来源于现实生活、行业工作、国家建设等方面的素材,要在“融合”“化合”上下功夫,提高案例素材与专业教学内容的契合度,避免生硬的“混合”导致学生反感;案例编写尽量做到主题鲜明、应用建议明确、应用举例启发性强;案例各部分内容具有严谨的内在逻辑关系,教学设计符合教学实际需要,针对性地解决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能够为其他专业课教师实施课程思政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3.案例的价值性。价值性是指所选择的课程思政案例素材及案例本身要具有较强的学习价值、研讨价值和思政育人价值。案例能够充分体现课程思政育人理念,具有较强的价值感染性,把正确的价值观传递给学生,激发学生的价值认同和学习热情。

  三、案例库建设成效及作用

  (一)丰富了课程思政教学资源,促进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作为学校“医学专业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库”的一个重要模块,目前已形成包括家国情怀、科学精神、大医精诚、甘于奉献等近20个思政育人主题的2000多个教学案例素材资源和500多个课程思政教学案例。案例库建设为课程、专业、院校间的课程思政教学经验交流和资源共享提供了良好平台,有效推动了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二)提高了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的撰写及案例库的建设中,广大专业教师对专业人才培养、课程教学、课程思政育人等进行深入研究,加深了对课程思政教育意义的认识,提高育人的自觉性和专业育人能力。近一年来,学校教师在省级及以上教学比赛中获奖9人次,立项各级各类课程思政研究课题20余项,发表课程思政论文近20篇。

  (三)提升了教育教学成效

  启动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以来,专业课教师精心设计和编写课程思政教学案例,通过课程思政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教学平台显示:无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线上还是线下学习,学生的讨论、交流、分享等主动学习形式明显增加,专业课学习成绩大幅度提高,参加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的积极性和成效明显提升。

  四、结语

  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的建设与使用,对提高教师课程思政育人能力、促进学校课程思政教育体系建设具有积极意义。在严把质量关的前提下,不断丰富课程思政教育素材和案例,扩大案例库的共建共享范围,提高案例库资源利用率,完善激励政策,及时出版优秀案例集等,都是进一步加强课程思政教学案例库建设的重要内容。

  (作者简介:刘艳艳,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教务处副处长,副教授,博士;代爱英,菏泽医学专科学校教务处处长,副教授;李琳,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原副校长,教授。基金项目:本文为2019年度山东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元素资源库建设及课程思政实践研究”(项目编号:2019199)及“高职临床医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内涵及实施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19591)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刘艳艳 代爱英 李琳

编辑:王骄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