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推广普通话对脱贫攻坚的作用
发布时间:2020-08-07 10:31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段信忠 A+A-
-分享-

不久前,笔者参与了济南市组团式对口教育帮扶西南某地的活动。在深入当地学校课堂听课、与当地同行教研交流时,笔者发现不少教师课上课下习惯说当地方言。在笔者所在学科组的20位教师中,除了5位新入职的教师普通话较好,其他教师上课大多当地口音很重。据其他支教的教师反映,该校其他学科及该地区其他学校也存在这种现象。与当地许多教师研讨时,经常出现听不懂对方谈话内容的尴尬情况。据了解,不少学生,尤其是那些因父母打工转学或借读到这里的学生也反映,由于一些教师用方言上课而不习惯、听不懂,感到非常郁闷,以至于影响学习成绩与信心。

支教之余,走在大街小巷上,了解当地风土人情。耳边几乎都是当地方言,很少听到普通话。作为一名外地人,问个路、买个东西、饭店吃个饭,都可能大费周章,经常反复交涉多次,甚至需借助肢体语言,才能完成本来是一件很自然轻松的事情。语言沟通不畅,交流的效率及效果自然大打折扣,不仅直接影响双方的心情,还会导致发生不愉快的事情。普通外地人尚且如此,如果一个打算来这里投资而进行考察的人或公司遇到这种情况,其投资落地的决心是何其难下。

众所周知,消除绝对贫困只是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一个阶段性目标。该目标达成后,相对贫困现象一定时期内仍可能大量存在。要进一步提高摆脱绝对贫困地区的经济及社会发展水平、缩小地区及城乡差距、实现共同富裕,还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而其中,大力推广普通话就是一项需要引起高度重视的举措。

但在实际工作中,许多深度贫困地区的干部群众对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认识远远不够。一般意义上的扶贫,都是在技术、资金、产业及思想观念上进行扶持。但似乎许多人没有真正认识到,语言沟通障碍也是导致当地经济社会相对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当地居民许多几乎不会说普通话,外来投资或帮扶机构无法顺利地与其交流沟通,甚至彼此可能产生误会,导致他们无法顺利开展工作。由此可见,语言沟通障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地的招商引资工作。

因此笔者建议,不妨像许多地方专门举办面向经济薄弱地区居民的技术培训班一样,当地政府可以联合教育部门及学校,对当地社区居民进行普通话培训,大力宣传,引导鼓励他们学说普通话,增强其与外界用普通话交流的水平。

推广普通话工作从学校抓起效果最有效、影响最长远。经济薄弱地区政府及教育部门要下大力气,采取各种激励督促措施,提高学校师生的普通话水平。学校应该积极营造校园里说普通话的良好氛围,要求教师上课必须说普通话,如果可能可适当计入年终考核;可以通过举办比赛等形式,引导鼓励学生在校园说普通话。事实上,如果学生在高中阶段仍然讲不好普通话,有可能影响其升入大学后与师生的交流互动,还可能导致其产生自卑等负面情绪,影响其学业发展,甚至影响以后的择业就业。学校师生普通话水平的提高,也有利于其与外部教育先进地区的交流合作,进而有效提升当地的教育教学质量。

家庭是人生第一所学校,家长的普通话水平对孩子影响极大。受根深蒂固的传统习惯的影响,许多家长不会或者不愿意在家里说普通话。政府、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要加强宣传,让家长认识到说普通话对改善子女学习、增强其与外界交流沟通能力以及对于其未来事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使用普通话。

推广普通话绝非一日之功。只有经济欠发达地区全社会真正高度重视、通力合作,并坚持不懈,才能逐步提高群众的普通话水平,进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战果,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向高层次发展。

(作者系山东省商河弘德中学教师)

作者:段信忠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涛声里的“最后一课”

张军桥在异国他乡完成了人生的“最后一课”,在滔滔浪涛间架起了一座跨越国界、穿透时空的精神丰碑。

08-04 10:52“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建设创新型职业院校 培育担当时代重任的“新职人”

新质生产力是科技创新发挥主导作用的生产力,与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紧密相连。“新职人”可以简单理解为从事新兴职业的人,他们服 ...

08-04 15: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地域文化有机融入乡村体育

体育,是学生生命力的外在体现;文化,是地方精神的内核载体。在笔者任教的巨野县乡镇初中,体育教学面临着课程资源匮乏、学生参 ...

08-05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