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时评
以立德树人新成效夯实教育强省建设根基
发布时间:2025-11-03 10:59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袁飞 A+A-
-分享-

  时光刻印不凡,奋斗书写历史。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掀开了总结“十四五”成就、谋划“十五五”蓝图的崭新篇章。

  站在承前启后的历史交汇点回望,山东教育走过了一段极不平凡的征程。回望“十四五”这五年,山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扣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质量发展主题,激发改革创新活力,推动全省教育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格局性变化。

  这是旗帜高扬、铸魂育人的五年,思政课建设实现内涵式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齐鲁校园落地生根、开花结果;这是改革创新、攻坚克难的五年,全环境立德树人体系不断完善,“五位一体”协同育人格局持续夯实;这是硕果盈枝、成效卓著的五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向阳而生……五年来,山东教育系统以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交出了一份沉甸甸的育人答卷,为教育强国建设注入了澎湃的山东力量。

  五年来,党的理论入脑入心,铸魂育人呈现新气象。立德树人从来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浸润在每节课堂、每次实践中的“铸魂行动”。山东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持续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让红色成为立德树人的最鲜明底色。从入学新生在国旗下庄严宣誓开启“开学第一课”,“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到山东大学4000余名学子登上刘公岛,在甲午风云的回响中感悟家国情怀;从“同城大课堂”打破学段壁垒,让大中小学学生同上一堂课、共悟一个理,到泰安推行“首课思政负责制”,让5分钟的思政微课堂成为知识传授前的“精神预热”……一系列创新举措,让思政教育走出课本、融入实践,变得可触可感、有声有色,让广大青少年学生的精神面貌愈加昂扬,也让立德树人的根基愈加坚实。

  五年来,协同育人走深走实,立德树人构建新格局。教育不仅是学校的责任,更是全社会的共同使命。山东以整省推进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建设为抓手,进一步健全完善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心理五大场域协同育人工作机制,积极构建全环境立德树人新格局。学校发挥主阵地作用,强化课程引领、文化育人;家庭落实主体责任,注重家风建设、习惯培养;社会提供资源支持,拓展实践平台、营造良好生态;网络空间清朗健康,强化价值引领、内容供给;心理健康教育全面覆盖,关注个体成长、情感支撑。这一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了全方位、全领域、全要素的育人生态,形成了时时、处处、人人皆可育人的生动局面。

  五年来,“五育并举”见行见效,全面发展书写新篇章。“五育并举”、全面发展,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山东坚决克服“五唯”顽瘴痼疾,不断完善“五育并举”育人机制。实施美育浸润行动,提升学生审美能力与人文素养;推行劳动习惯养成计划,锻造学生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品格;深化青少年读书行动,夯实文化根基、启迪智慧心灵;推进课间15分钟改革和校园足球改革,保障学生每天2小时综合体育活动,让学生“身上有汗、眼中有光”。与“十三五”末相比,山东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提升5.2个百分点、近视率下降3.5个百分点、心理健康服务水平大幅跃升。“五育并举”的培养体系,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听党话、跟党走,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为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筑牢了人才根基。

  从“教育大省”迈向“教育强省”,从持续推进党的创新理论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到加快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从整省建设全国校家社协同育人实验区到完善“五育并举”新模式,山东正在以立德树人的扎实成效,书写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时代篇章。

  千川汇海阔,风正好扬帆。“十五五”时期是建设教育强国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关键时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山东教育系统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乘势而上、接续奋斗,不断深化立德树人机制创新,着力培养更多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努力交出一份不负时代重托、不负人民期望的历史答卷。

作者:袁飞

编辑:白天

审核:周玉森

相关阅读

以立德树人新成效夯实教育强省建设根基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掀开了总结“十四五”成就、谋划“十五五”蓝图的崭新篇章。

11-03 10:5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