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谋划秋季开学各项工作
发布时间:2020-08-14 15:20 来源:中国教育报作者:杨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 A+A-
-分享-

随着秋季开学的临近,教育部明确要求,各地各校要科学谋划秋季开学疫情防控工作,全面推进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既要避免麻痹大意,又要防止过度防控。可以说,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的新学期必将不同于往年,各级各类学校在研究开学方案上要细之又细,将暑期返校与新生报到进行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确保秋季学期开学平稳顺利。

对于即将到来的新学期,防疫工作无疑仍是重中之重,各级教育行政部门都要对秋季开学疫情防控进行科学部署,防止因大规模的学生返校造成疫情传播。一方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制定疫情防控具体方案,如北京市下发了《关于做好全市各级各类学校2020—2021学年秋季学期开学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区、各级各类学校按照时间安排做好秋季开学准备。另一方面,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做好对重点人群和重点区域的监测,对来自或途经国内疫情中高风险地区及从境外返回的师生员工,要严格按照相关管控措施进行监管,认真做好信息排查工作,精准掌握师生员工行程轨迹、身体状况等信息,确保师生校园安全。

各级各类学校要做到因校制宜、因地制宜,切实做好开学前各项相关准备工作。对于疫情控制较好,疫情相对稳定的地区,有序推进学校开学。如上海市教委发布通知明确中小学9月1日开始开学,高校及中等职业学校从9月1日起,按照“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自行确定具体开学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能够正常开学的学校,也要在校园管理、课程安排、疫情监测等方面做好准备,延续实施和完善入校测体温、晨午检、消毒通风、因病缺勤缺课每日直报等防控机制,最大限度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同时,对于大连等一些疫情出现反弹的地区,不能急于开学,要因地制宜制定学校复课方案,做到“一校一策”,结合当地疫情发展情况综合考虑,如大连理工大学、大连医科大学相继发布通知,明确提出要延迟开学,具体开学及返校时间将根据疫情发展情况而定,确保疫情稳定后再恢复教育教学的正常秩序。

面对新学期的到来,学校要做好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的预案。如今,我国已经进入疫情防控常态化时期,境外疫情不断蔓延,境内疫情并没有完全消失,随时都面临着小规模暴发的风险,教育教学很难一切完全恢复如常。对于学校而言,具有人员密集度高、学生规模大、流动性较强等特点,是疫情暴发的高危地区。在这种情况下,各级各类学校必须做好处置突发疫情的预案,如果遇到突发状况或特殊情况,要及时采取措施,妥善予以处置,并按相关程序和要求逐级上报实际情况。此外,学校也可以利用暑期进行应急处置模拟演练,确保发生疫情后的及时隔离、治疗、处置,以及精准排查密接人员,全面预测各项风险,为秋季开学做好充分准备。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对疫情期间线上教学进行必要的补充和巩固。疫情期间,各级各类学校都不同程度地开展了线上教学,但部分地区由于教师线上教学经验积累不足、教育信息化硬件设备不齐全等问题,导致线上教学的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特别是对于部分地区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自寒假后就没有返校参加过线下教学活动,加之部分学生学习自主性相对较差,家长又忙于工作,无暇陪同孩子一起学习,导致一些学生跟不上正常的教学进度,出现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学校要在这方面予以重点关注,对所有学生进行查漏补缺,特别是对成绩相对较差的学生进行补课,确保所有学生在秋季开学后能够跟上正常的教学进度。

此次秋季开学,不论是对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还是对广大师生、家长,都是一次严峻的考验,任何部门、任何人都不能有丝毫的懈怠情绪。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多方要形成合力,统筹推进疫情防控与秋季开学各项工作,根据疫情防控形势的总体变化,统一谋划、统一部署,共同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营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转自: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作者:杨程(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副研究员)

编辑:周玉森 周添琪(实习)

相关阅读

回眸十四五·聚力再出发|以立德树人新成效夯实教育强省建设根基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掀开了总结“十四五”成就、谋划“十五五”蓝图的崭新篇章。

11-03 10:5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远程研修赋能特岗教师专业成长

自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启动以来,一批批高校毕业生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 ...

11-05 16:4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青少年学子的心灵氤氲文化芳香

前不久,山东教育社举办了《山东教育》创刊暨山东教育社建社80周年专题研讨活动,与会人员来到了莒南县大店镇中心小学参观考察 ...

11-06 08:4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