岂能容忍山寨招生办
发布时间:2020-08-31 10:07 来源:中国教育新闻网-中国教育报作者:刘琛 A+A-
-分享-

你查的可能是个假分,被山寨的不只录取通知书还有招生办……前不久,考生网购清华大学录取通知书的消息被社会关注。央视新闻记者调查发现,高考前后,多地的招生办微信公众号被山寨、仿冒,背后还有黑产……

事实上,这些山寨微信公众号的现象并不罕见,有媒体记者梳理发现广西、山东、河南三地教育招生考试院被仿冒、山寨、抢注的公众号就有近百个,其中不乏微信认证的公众号,令人真假难辨。

这些精仿者的本质,只在于盈利。它们瞄准了学生和家长的钱袋子,盯上了招生录取背后的巨大利益。一旦有上钩者,便寄出录取通知书以假乱真,并以各种理由忽悠考生让其缴费。当所有“套路”都演完了,剩下的,就等考生交钱,然后卷款而走,溜之大吉。

山寨公众号取名容易,成本低廉,却有巨大的利益空间,使得不良分子趋之若鹜。据报道,在一些电商平台上,有商家坦言任何公众号都可以高仿,甚至可以直接出租微信公众号的资质。屡次出现仿冒招生办微信公众号的乱象,凸显网络平台监管之短板。

山寨招生微信公众号是毒瘤,不整治后患无穷。暑期升学季,假公众号纷纷露头,这恰是最佳的亮剑时机。一方面,有关部门对微信公众号的管理可以参照网络域名的管理模式制定规则。对于已经认证的微信公众号名称,给予专用权,未认证的公众号也不能与之重名。同时,预留各地官方招生和考试机构的专属名称,也能有效避免山寨公众号的出现。针对山寨公众号,监管部门要主动出击,严厉打击利用假公众号行骗的犯罪分子,并全面推进对微信公众号的分类备案管理,不给山寨账号以容身之地。

另一方面,微信等网络平台也应积极参与治理,在规避防范山寨公众号方面发挥核心功能。要进一步完善注册、材料提交、资质审核等环节,尽量不让假公众号鱼目混珠,并确保招生办官方公众号优先推荐,切实维护公平和谐涉考网络环境。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及网友举报机制,对异常情况跟踪监管,及时查处,形成事前、事中、事后的长效管理机制,切实维护网络平台的生态,防止山寨公众号危害社会。

(作者刘琛,原载《广州日报》,有删节)



作者:刘琛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回眸十四五·聚力再出发|以立德树人新成效夯实教育强省建设根基

10月20日至23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掀开了总结“十四五”成就、谋划“十五五”蓝图的崭新篇章。

11-03 10:59《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向下扎根,向上生长:以远程研修赋能特岗教师专业成长

自2006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简称“特岗计划”)启动以来,一批批高校毕业生用实际行动响应国家号召 ...

11-05 16:4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青少年学子的心灵氤氲文化芳香

前不久,山东教育社举办了《山东教育》创刊暨山东教育社建社80周年专题研讨活动,与会人员来到了莒南县大店镇中心小学参观考察 ...

11-06 08:47《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