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襄汾饭店坍塌,他用肉身护住孩子:这世上,真有人爱你胜过生命
发布时间:2020-09-03 14:07 来源:洞见 豆芽妈妈 闲时花开 A+A-
-分享-

生命是一条汹涌的河,波涛湍急,处处暗涌。

父母是那河上的舟,载着我们趟过一处又一处险滩。

8月29日上午9时许,在山西省襄汾县发生了一件令人痛心的悲剧:

襄汾县陈庄村的一家乡村饭店忽然坍塌,转眼间,饭店化为废墟。

50多人被掩埋于残垣断壁间,挣扎在生死门内外。30日3时45分,救援工作全部结束。

此次事故造成29人遇难、7人重伤、21人轻伤。

救援现场,消防员发现这样一幕:

瓦砾废墟下,一位父亲牢牢地抱住一名婴儿,竭力用自己的身体为孩子挡住沉重的墙体。

因为父亲搂抱得太过用力,现场救援人员不得不忍着泪水用切开的方式,将这对生死相依的父子分开。

很难想象,那位父亲,在死神疯狂的逼近下、在无边黑暗的恐惧中,要迸发出多大的力量,才有这样的勇气试图用自己的性命为孩子撞开一扇生门。

这样的孤注一掷,有没有让你想起那首《天亮了》,以及它背后的那对在缆车坠落时奋力托举孩子的夫妇。

有人说,每一对父母子女都有着前世流转的缘分。

经历生生世世的命运交错,父母对孩子的爱,如海水般沉默无言,又深不见底。

他们甘愿用自己的身躯,化作温暖坚硬的金刚罩,为孩子挡住所有的灾与难。

哪怕横跨生死,在所不惜。

前段时间,四川泸县一位15岁女孩因为某些原因,从25楼一跃而下,她的父亲试图在楼下接住女儿,不幸被砸成重伤,两人最终抢救无效死亡。

事发后,很多网友都替这个家庭感到惋惜,但更让人感动的是这位父亲的伟大:

 一个鸡蛋从25楼掉下来都能砸死人,更别说一个15岁的孩子了,这跟接子弹有什么区别? 

这位做建筑工的父亲,又怎么会不知道,从那么高的地方掉下来,即便是接住了,两个人也必死无疑。

可为什么还要这样做?

因为那是一位父亲的本能。

不管孩子遇到什么危险,父母的本能,都会促使他去保护孩子,这就是父母对孩子发自内心的爱。

2017年8月8日,一辆旅游巴士正驶离九寨沟。

车上,一对夫妻坐在最后一排,女儿坐在他们中间,一家人说说笑笑。

如果一切顺利,半个小时后,他们将会抵达酒店,一洗风尘。

可是,没有如果。

突然,大地震动,山石急滚而下,砸向大巴。

生死瞬间,夫妻俩紧紧将女儿护在中间,用血肉之躯为女儿建起“安全墙”。

然后,爸爸拼尽最后一丝力气砸碎车窗,将女儿推了出去。

最终,女孩获救,而夫妻俩因失血过多,离开了人世。

这世间的灾难,总是来得猝不及防。

给过我们第一次生命的人呐,总是想要再给第二次。

愿意拿自己的命为孩子续命的人,叫父母。

浙江金华有一位父亲,抱着13个月的儿子到河边散步,不慎落水。 

父亲为了救孩子,拼了命地将宝宝托举出水面,直到路人看见,将孩子救上来。

而父亲却因力气耗尽不幸溺亡。 

在父亲的遗体被打捞上岸时,现场的人们都惊呆了。

他双眼睁开往上看,两只手仍然保持着向上托举的姿势。

生死时刻,他顾不上自己的安危,最后的心愿,是希望那个被他捧在手心的宝贝能安然无恙。

在疫情肆虐最严峻时,90岁高龄老人徐美武的儿子被确诊,这位老母亲整日整夜守在儿子病床前,五天四夜。

累了,她就趴在儿子床边眯一会儿。医护人员劝她休息,她说:“我都这把年纪了,对死亡已经无所畏惧了,但我要让我儿子活着。”

儿子戴着呼吸机,不能说话,她就用笔和他交流:

“儿子,要挺住,要坚强,战胜病魔。”

当时正是疫情爆发达到高峰的时期,徐奶奶坚强的母爱,给了无数人坚强活下去的希望。

时光返回到2013年。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地震。

49岁的妈妈邹汉君被发现时,已经没有了呼吸,但她怀里7岁的儿子杨富珍,毫发未伤。

那个周末的早上,她给儿子做完早饭,准备开店营业时,地震突然发生。

看到自家门店旁的三层楼即将倒塌,本有逃生机会的邹汉君迅速返回屋内,将儿子抱在怀里。

还没有来得及逃出去,三层楼瞬间倒塌,房梁断裂,碎石落下,一块块砸向邹汉君。

这个强大的母亲把儿子紧紧护在身下,直到救援的人来,也不愿松手。

那个7岁少年得救后,一直呆呆地念着:“妈妈死了,妈妈没了。”

有朝一日,等这个少年长大后,他就会明白:如果时光倒流,如果重新选择,他的母亲依然会做出同样的举动。

“一命换一命”,这是只有父母才敢做出的“豪赌”。

同样是残酷的地震灾害,时光返回到2008年的四川汶川。

地震发生40个小时后,有个长着一双水灵灵大眼睛的三岁小女孩,被救了出来。

就在众人为这个倔强存活的小生命欢呼时,救援人员揭开了这个孩子生还的谜底:

她年纪轻轻已经死亡的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搭成一个拱形。

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这对夫妇双双挡住倒塌下来的沉重墙体,用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的围墙”。

那一刻,参与救援的战士们,再也忍不住掩面而泣。

大多数人为了掩盖疤痕,绞尽脑汁去纹身。

成都这位爸爸却为了儿子特意在胸口纹上一道疤。

这个特殊的纹身,是父亲为儿子未来人生点亮的一盏烛灯。

父亲的爱,就是孩子的力量,让孩子有足够的勇气,面对世界的风浪。

因为有一个人会一直在孩子的身旁,一起对抗风雨。

生命是一条汹涌的河,波涛湍急,处处暗涌。

父母是那河上的舟,载着我们趟过一处又一处险滩。

当灾难和意外来袭时,他们以身躯为桥,以生命为电,以深情为光,哪怕献出自己,也要把我们从惊恐和黑暗之中,摆渡至平安和光明。

这样的深情,不仅藏在死神呼啸而来的瞬间,也藏在平庸岁月的纹理。

就像,这位安徽阜阳的妈妈,在女儿手术室门前,长跪5个多小时不起,直至女儿手术成功,她才含泪起身。

就像,这位身患帕金森综合征和间歇性老年痴呆症的父亲,得知在北京当兵的两个儿子,中秋放假不能回家,孤身一人奔赴1900公里和孩子们团聚。

他迷路了,12天后才被找到,手中仍紧紧地攥着一个塑料袋,那里面装着他从老家带给两个儿子的月饼……

有人说,2020年是最为悲伤的一年,发生了太多人间悲剧,也上演了太多生离死别。

那些灾难之下的父母与子女,虽经历着惨痛的人生实苦,却也上演着血脉相连的骨肉深情。

天灾人祸,从未远离过我们。

但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一直缝合着人间伤痛,那是黑暗尽头的光。

愿灾难之下的所有父母和孩子,历经劫难,再无伤痛。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新生宿舍,为何异性家长止步?

宿舍管理是新生接触高校教育的“第一堂课”,其背后的理念与温度,直接影响着新生对大学生活的初始印象。

09-01 08:57“山东教育宣传”微信公众号

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历史不仅仅需要被铭记,更需要以生动而深刻的方式传承。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节点,我 ...

09-01 09:20《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让伟大抗战精神滋养时代新人

当青春校园沐浴和平阳光,当琅琅书声取代昔日炮火,我们尤需在历史的回响中凝望,让那段血火淬炼的伟大抗战精神,如甘泉般滋养新 ...

09-02 08:44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