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潍坊 > 正文
迎国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展示(五)
发布时间:2020-10-08 23:01 来源:潍坊市教育局 A+A-
-分享-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1周年,进一步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潍坊市委教育工委在全市教育系统组织开展了迎国庆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系列活动,不断强化思想引领、实践养成,切实汇聚广大师生爱国主义正能量。各县市(区)委教育工委和各级各类学校党组织高度重视,结合实际精心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的基础上,不断丰富教育内容,创新教育载体,培养爱国之情,砥砺爱国之志,实践报国之心,使爱国主义成为全体师生的坚定信念、精神力量和自觉行动。“潍坊教育发布”将陆续推送部分典型做法,供相互学习借鉴。

高密市

弘扬爱国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

在新中国成立71周年之际,高密市委教育工委在教育系统内广泛开展以“弘扬爱国精神  践行使命担当”为主题的系列教育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引领红心向党,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爱党爱国的种子。

一、仪式诉情,学习宣讲爱祖国

一是红色宣讲传递正能量。学校党组织书记、优秀教师代表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宣讲,引导广大学生牢固树立学习成才、报效国家的理想信念。醴泉街道尧头小学举行“勿忘国殇·振兴中华”主题升旗仪式,同学们激情澎湃齐唱国歌,传递着努力学习、报效祖国的昂扬斗志。恒涛实验小学举行“爱国,从身边的事做起”主题交流活动,引导学生从身边事做起,将爱国体现在日常,完成新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

二是多样活动弘扬爱国精神。机关幼儿园组织开展“祖国妈妈我爱你”主题活动,在教师们的讲解中,孩子们认识了国旗,学唱了国歌,对“国庆节”有了初步的认识;立新中学、朝阳第二小学等学校举行以“我与国旗合个影、我为祖国添笑脸”为主题的合影活动,同学们高举红旗,在鲜艳的五星红旗下定格永恒,用行动表达对伟大祖国生日的美好祝福。

三是主题班会坚定爱国信念。全市中小学生在班主任的组织下,通过书刊、电视、多媒体等方式,了解祖国崛起和发展的光辉历程,感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孚日小学举行“祖国,您好”主题教育班会,全体师生受到深刻的红色教育,更加坚定了爱国主义信念。

二、文艺传情,声情并茂颂祖国

一是红心童声赞祖国。全市广大师生以歌声为媒介,唱出了对祖国的无限深情。恒涛实验小学举办“红心向党,我为祖国唱首歌”合唱比赛,进行了一次有高度、有温度、有深度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了孩子们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姜庄镇中心学校组织学唱爱国歌曲活动,一时间校园里兴起爱国歌曲传唱热潮。孚日小学举行“新时代,祖国情”诵读比赛,通过诵读各类红色经典,抒发同学们的爱国情感,将爱国根植于学生内心深处。

二是五彩缤纷献祖国。构思新颖,内容充实,画面如歌,各学校以祝福伟大祖国为主题,用画笔向祖国献礼。孚日中学举行“祖国,您好”板报展评活动,通过让学生画一画、写一写,讴歌伟大祖国,展示了广大师生热爱祖国、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昌安中学举办“喜迎国庆、歌颂祖国”书画展活动,抒发爱国感言,表达爱国心声。

三、身体力行,文明实践强祖国

一是普及爱国主义知识。组织全市各学校开展爱国主义知识大学习,并通过“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检验学习成果,同学们在学习中普及了爱国知识,深化了爱国情感。

二是践行文明实践。以巩固创卫成果、万名教师大家访等活动为契机,组织师生开展志愿服务、“双报到”等活动,走进社区为群众排忧解难、进行卫生清理、困难学生家庭帮扶等活动,展现我市师生的良好风貌。

三是加强国防教育。全市各学校以新生开学军训为契机,瞻仰红色革命传统,推广国防教育。第三实验小学举行以“强国防 迎国庆”为主题的队列比赛,彰显新时代小学生的精神风貌;高密中专举行新生军训成果展示活动,学生们在训练中磨炼了意志,对军旅生活有了初步认识,是一次很好的国防教育活动。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聚焦“幼有优育”目标 办好人民满意的学前教育

 高密市将学前教育事业发展作为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回应社会关切、办人民满意教育的突破口,坚持学前教育公益普惠发展方向, ...

08-04 09:21《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潍坊市坊子区:解锁立德树人的“全环境密码”

近年来,该区以全环境立德树人为主线,统筹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大育人场域,构建起“党建引领铸魂、多维协同聚力、数字赋能 ...

08-18 11:2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潍坊市中小学开学时间确定!

转眼间,已经来到8月下旬家里的“小神兽”什么时候开学?一起来看看潍坊中小学生的秋季学期开学时间吧!

08-20 14:24潍坊教育发布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