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济南 > 正文
平阴县孝直小学 构建“生活+”思品课程新样态
发布时间:2020-10-19 09:23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王鑫 杨柳雪 A+A-
-分享-

“我们将德育纳入课程建设,开发、实施了育人目标指向鲜明的‘生活+’思品课程。”谈起学校思品课程的建构,平阴县孝直小学校长闫兴颖这样说。

近年来,该校以破解学校困境为切入点,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积极探索“生活+”思品课程体系的鲜活性和时效性,提供了小学思品课程生活化新样态。

品行养成,理出“生活+”主线

差异就是资源,困境就是价值。据闫兴颖介绍,“生活+”思品课程的设置来源于学校发展的实际困境。自2013年以来,学校经历了3年3次合点并校,形成了在校学生1318名、33个教学班的规模,是迄今为止平阴县最大的农村学校。学生走读半径超过两公里,走读生900多名,占总人数的69.7%。也就是说,超过六成的学生不得不在校就餐并乘车上下学。这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点和学生管理的痛点。他们顺势而为,以“就餐和乘车”为落脚点,将“生活+”思品课程建设纳入学校发展顶层设计,理出了“生活+”良好品行的思品课程主线,力促德育目标落地见效。

“生活+”就餐,做实文明习惯养成

学生自主取餐——齐诵感恩词——文明用餐——有序离开。在学校偌大的餐厅里,1000多人的就餐场面规范有序,令人感慨不已。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学校围绕“就餐+文明微课堂”,突出“温馨、自主、精细、感恩”主题,设计了思品课程“我是最美用餐小标兵”。课程涵盖“文明入座”“文明就餐”“文明离座”“饮食文化”“卫生保健”“合作互助”等内容,规范了学生的就餐流程。经过不断实践和探索,形成了“餐厅四部曲”管理模式。坚持“用课程指导生活”的原则,通过开展“我是厨艺小达人”“营养我搭配”等活动,将课程向家庭生活延伸,并固化为学生的生活习惯。结合驻地孝直镇的“孝”文化,创编《餐前感恩词》,在潜移默化中使学生懂得感恩他人,将课程向情感态度价值观延伸,并内化为精神品质。为培养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学校将餐厅就餐的管理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当上了名副其实的 “小厅长”。整个就餐过程分工明确,文明、有序、高效。

“生活+”乘车,做活流动的课堂

放学时间到了,10多辆校车依次排开,同乘一辆车的学生有序上车。年龄小的先上车,年龄较大的紧随其后,而且每名年龄小的学生身边都坐上了一名年龄相对较大的学生。“这样乘车有两个优点:一是突出文明乘车,二是便于大的照顾小的。”闫兴颖解释道。

学校围绕“校车+流动微课堂”,突出“文明、自主、多彩、安全”主题,设计了思品课程“我是文明小乘客”。课程对候车、上下校车礼仪、安全知识、自我救护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形成了“校车三部曲”管理模式,即“文明候车”“多彩乘车”“有序下车”。在各村的停靠点,该校学生都排着整齐的队伍等待上车。他们不争不抢,文明、礼貌、有秩序,校车成为流动的课堂。学校将文化学科、人文历史、体育、音乐、品德教育融入校车课程,充分利用校车候车时间、行驶区间、车内空间、边角时间,引导学生阅读课外读物、诵经典、唱红歌、讲故事、做游戏,让校车成为现实版的“神奇校车”。他们从评价入手,探索建立了“2+3+6”评价模式,即校车管理员、“小车长”一体管理,对候车、乘车、下车的过程进行“车长评价、组长评价、组员评价”三级评价,紧扣“文明乘车、文明候车、文明上车、乘车礼仪、文明下车、安全自护”6点详细评价,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在流动的微课堂中实现自我成长。

“我们的‘生活+’思品课程,还有‘生活+’感恩、‘生活+’孝道等,逐步形成了‘阵地建设特色化、资源效用最大化、德育方式生活化、品德涵养全时化’的农村小学品德课程样态。”闫兴颖介绍说。该校日前入选了济南市首批“新优学校”培育校名录,“生活+”思品课程作为学校德育课题成功结题并得到了专家的肯定与好评。

作者:王鑫 杨柳雪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开学第一天!济南现场直击→

开学第一天!济南现场直击→

09-01 15:50济南市教育局

济南市济阳区青少年“红色教育季”主题活动启动

 9月2日,由济阳区委宣传部、团区委、区委党史研究中心、区教育和体育局联合主办的2025年青少年“红色教育季”主题活动启 ...

09-03 11:02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