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各地 > 泰安 > 正文
泰安岱岳区教体局“12345”模式扎实推进大家访活动
发布时间:2020-11-03 09:00 来源:泰安市教育局 A+A-
-分享-

 泰安岱岳区教体系统坚持每年寒暑假期间开展“千名教师访万家”大走访活动,通过全面入户走访所有在校学生家庭,增进家校沟通、推进家校联动、形成育人合力,建立了融洽和谐的家校关系,加强了家校共育工作,提升了群众满意度。

实现“1”个目的:岱岳区教体局将“增强家校沟通,形成育人合力,提升群众满意度”作为大家访活动的主要目的,让家访在家庭与学校之间架起一座“彩虹桥”,为学生成长创造更加健康和谐的环境。

确保“2”次行动:每年坚持开展全区教体系统寒假、暑假大走访活动、局机关工作人员家访活动,推进家访活动贯穿学期全过程;建立了大走访活动长效机制,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每年最少两次深入学生家庭,用脚步丈量教育的广度和深度,将关爱送达人民群众心间。


 做好“3”项工作:一是进行群众对教育工作的满意度调查。全面了解家长对教育工作的满意情况、反映的问题、提出的意见建议,对家长提出的意见建议积极予以采纳,切实改进教育工作,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和水平。二是积极开展教育惠民服务。走访教师对走访家庭提供科学教育指导和个性化关爱,帮助解决学生遇到困难和问题。三是加强教育工作宣传引导。大力宣传教育惠民政策及教育改革发展成果,加强群众对教育工作的了解、认可和支持,树立教体系统优良形象,营造教育发展良好氛围。

坚持“4”个到位:一是覆盖到位。教师全员参与走访班内所有学生家庭,全面了解学生家庭环境和家长的教育方法,及时跟踪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业和心理变化情况。二是次数到位。家访活动中,除要求对全区每名学生全部家访外,对学困生、经济困难、留守学生、军烈属家庭及特殊学生家庭结合解决问题至少进行两次以上家访。三是巩固到位。常规的入户家访结束后,广大教师与家长保持常态化联系,让家长及时了解学校教育动态、学生在校思想行为等。四是反思到位。每次家访活动后,真实记录、总结大走访活动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悟。


强化“5”个保障:一是加强领导,明确责任。每次家访,制定切实可行的大走访活动实施方案,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分工到人,责任到户,人人走访。二是强化督导,狠抓落实。按照局领导干部包保联系单位分工深入各学校对家访活动进行检查督导,各镇街各学校对大走访活动适时进行检查、调度,全面掌握教师大走访活动进展情况。三是精心组织,确保安全。各学校把确保家访教师安全放在首位,精心组织,严密安排,明确目的任务,合理划分范围,从实际出发,坚持就近就便原则。今年以来,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的基础上,教体系统开展了“同心战疫——千名教师访万家”暑假家访活动、局机关工作人员家访活动以及2020年下半年家访活动,全面走访所有在校学生家庭,与广大学生和家长心贴心交流,面对面沟通,凝聚起抗击疫情坚实力量。四是严肃纪律,树好形象。每名家访教师在大走访期间,严格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言行举止力求做到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树立良好的教育工作者形象。各学校通过微信平台及时对涌现出的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报道,提高群众知晓率、扩大社会影响力。五是认真总结,确保实效。各学校建立大走访活动工程台账、问题台账及群众满意度汇总表,对学生家长反映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整改方案,做到“五个明确”:明确整改问题、整改目标、整改措施、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时限,以人民群众为中心,创新探索家校合作育人新路径;注重典型带动,营造良好氛围,及时开展大走访活动记录评选,对家访工作中的优秀个人进行表扬奖励。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泰安:非遗传承点亮“红石榴学堂”

风吹麦浪,蝉鸣声声,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泰前街道白马石村的“红石榴学堂”里清凉宜人。10岁的小浩(化名)正捏着剪刀,在红纸 ...

08-06 10:14中国教育报

泰安市泰山区:以系统思维破解校外培训监管难题

“双减”政策落地以来,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在抓好校内教育提质增效的同时,坚持以系统思维推进校外培训常态长效治理,通过完善机 ...

08-12 15:35中国教师报、泰安教育

泰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召开

2025年8月13日,市政府新闻办召开泰安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保障情况新闻发布会,泰安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通报了义务教育招生 ...

08-13 11:07泰安教育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