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课程催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发布时间:2020-11-30 10:47 来源:山东教育报作者:隋淑玲 A+A-
-分享-

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通过学习方式的改变来学会学习、学会思考,是课程设计和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之一。而通过课程融合为学生提供综合学习、深度学习的平台,是改变学生学习方式的重要途径。

我校将研学旅行课程与学校节点课程进行融合,通过综合性课程的学习,让学生走进大自然,感受社会生活,把课内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同时,在实践中进一步深化课内知识的学习,实现综合性学习、深度学习,真正让学生喜欢学习、善于学习。

节点课程是学校对德育、艺术、体育等各方面节庆日教育内容进行整合的校本化课程,分为假期课程、节日课程、学校特色课程三大版块。其中,假期课程包括寒假课程、暑假课程,节日课程涵盖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等传统节日课程,学校特色课程包括海洋科技节、体育节、读书节、合唱节等。节点课程主要分基础性课程和拓展性课程两大部分。基础性课程主要在课内进行,它打破学科的界限,进行全学科学习。拓展性课程学习则依托课外进行,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探究,习得技能,培养品行。

我们将研学旅行与节点课程有机结合,搭建学习和研讨的平台,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丰富感性积累,提升理性认知。

为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海洋知识,探究海洋科技,学校组织不同年级的学生走进贝壳博物馆和明月海藻科技馆进行深度研学,系统了解贝壳的相关知识、海洋生物产业和海藻知识。这一活动增强了学生保护海洋的意识和热爱家乡的情感。研学体验催生了科技小课题研究。为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学校开展了多种多样的实地考察活动,如海洋污染实地勘察、一次性垃圾的处理、淡水资源情况调查等。学生们通过实地考察、采访询问、数据汇总等环节,经历科技实践活动的整个过程,将学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在研学旅行课程与节点课程融合的过程中,学校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以促进学生成长为目标,探索建立校内外资源相结合的课程学习样态。因此,在选择研学基地时,既要考虑如何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实现,又要考虑如何有利于学生的真实学习体验和深度学习。例如,六年级的明月海藻基地、海军公园、杨家山里革命教育基地;五年级的沃泉山庄、小琅琊山;四年级的青岛贝壳馆、青岛西海岸新区机器人科普基地等。每次研学活动的前一周,基地都会派带队辅导员到学校专门对学生进行研学前教育。宣讲内容除基本的研学路线及注意事项外,还会与学生进行研学主题的讨论学习,发放研学手册,布置研学知识预热作业,引导学生带着目的、带着问题去研学,真正做到“在研究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

我们将主题式课程学习与研学旅行深度融合,开发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等传统节日课程和政治文化节日课程,设计了“主题引领下的全学科课程学习”模式,既拓宽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又促进了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

端午节前夕,学校组织了“忆古诵今•粽香飘情”端午全学科课程研学活动,基于各学科素养目标,有效融合节日文化、社区资源,让学生在文本诵读中感知传统诗词韵律之美,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

第一周,首先从语文学科的融合起步。根据各年龄段不同学生的认知水平选择有关端午的文本,指导学生了解、阅读、背诵。文本包括端午的来历、习俗、故事、古文、诗词等内容。开篇是“妙趣横生、走进端午”。低年级是从一首朗朗上口、内容浅显的“端午节,艳阳照”的儿歌开始;中年级则选取了北宋诗人张耒的“竞渡深悲千载冤”的古诗;高年级选取的是屈原的两篇楚辞《离骚》和《九歌》。除了古诗词的学习,我们还配备了现代文的阅读,扩大阅读的范围。语文教师团队还指导学生搜集、整理资料,了解端午节的来历、习俗,讲述端午节的故事,阅读关于端午的文章,排练以端午为主题的故事戏剧等。鼓励学生利用节假日,或以家庭为单位,或以班级为单位,实地参观体验,将所学内容与现实情境进行“对接”,完成一次自主研学旅行,实现深层次学习与研究。

除了语文,还有数学、英语、艺术、综合实践等学科围绕端午节开发和设计的课程。如,低年级数学开展的市场小调查:粽叶:每斤( )元( )角;糯米:每斤( )元( )角。教师带领学生进行市场调研,指导学生进行经费预算、成本核算和利润计算。美术教师带领学生采购原材料,缠五彩线,做香包,一起认识中草药。学生们从中学到了不少知识,积累了购买物品的经验。音乐教师带领学生唱儿歌,欣赏《赛龙舟》等经典曲目,并与家长同台演出。英语教师教学生学习关于端午的单词、名句。丰富有趣的课程内容,将学科目标巧妙融入了传统节日课程和研学探究学习实践中,让学生乐此不疲。

第二周,教师们组织学生开展“传统节日经典诵读展示”活动,节日变成了学生汇报学习成果的时机。第三周,教师带领学生到山里认识粽叶,采摘粽叶,煮粽叶。第四周,师生、家长一起来到研学基地——藏马山度假区,现场包粽子、卖粽子。在家长的悉心指导下,学生们迫不及待地动手,尝试各种花样、不同包法。义卖现场异彩纷呈、气氛热烈,各个班级“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发挥自己的专长,展示自己的营销才能。 红领巾小记者们也行动起来,采访、拍照,忙得不亦乐乎。“歌唱祖国”快闪活动感染了全场,将整个活动推向了高潮。活动筹得的1.3万元善款注入学校“蒲公英爱心基金会”,将分别捐赠给本校或贵州等地的贫困学生。

这样的课程学习,既让学生快乐地过了一个特别的端午节,也让学生体验了一种不一样的学习方式。这样的课程学习,让学生不仅仅坐在教室里,还走出教室、走出校园,将课堂学到的知识融入实践,既学到了鲜活的知识,又掌握了获取知识的方法。

青岛西海岸新区实验小学 隋淑玲

作者:隋淑玲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