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山东教育》同行
发布时间:2020-12-17 09:42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李爱珍 A+A-
-分享-

多年前,我就想写点自己与《山东教育》(幼教园地)的文字,每每提起笔又放下,纵有很多感想,却觉得难于表达。记得1998年春天,我用绿色格子的稿纸写了一段“我与山东教育”的文字,最终却搁置至今。这篇尚未结尾的稿件,依旧存放在家里的铁橱子里,但蕴藏在心底的那份心愿和情感,却丝毫未变。

20世纪80年代,是先录取中专师范生再录取高中生的时期。1983年7月,我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博兴师范幼师班,沉浸在跳出农门的喜悦中,开学后就开始了刻苦认真的学习生活。在1985年9月10日,新中国第一个教师节,学校隆重地给我们赠送了教师节礼物——每人一沓系着粉红绳的《幼教园地》【《山东教育》(幼教园地)原刊名】杂志。这八本杂志,成为我对《山东教育》(幼教园地)的最初印象,也让我踏上了品读文章、反思教育的幼教成长之旅。从一名幼儿师范的学生,成长为一名山东省特级教师,《山东教育》(幼教园地)陪伴了我三十六年。 

《山东教育》(幼教园地)是一本教科书,我读懂了教育实践的魅力

工作之初的三年,我在博兴县闫坊乡教育委员会任幼教辅导员。那时,全乡的幼儿教育刚刚起步,每个村里招聘的老师多是高中或初中毕业生,学前教育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都是空白。我就利用《幼教园地》上的资源来培训这些老师,让她们“拿来”就用。我统一给全乡每个村办园订了一份《幼教园地》,时常下村和老师们一起选择《幼教园地》上的素材,在园里上课、排练节目等。正是《幼教园地》立刊基层的初心,帮助我们开发了农村学前教育这块处女地,陪伴老师们度过了学前教育工作的懵懂期。

1994年、1997年,我先后被选调到博兴县第二小学幼儿园和第一小学幼儿园。真正投身到幼儿园,《幼教园地》便成了我的随身宝。一年十二期,每年装订成册,至今已积累了三十六册,搬家的时候,也舍不得丢。丈夫调侃说:“我得给你腾出一间屋子做图书室。”

这三十六年中,《幼教园地》指点了我的教育征程,丰富了我的教育智慧,使我能够游刃有余地组织集体教育活动,进行区域设置和环境创设,开展游戏活动,解读孩子行为,总结教育经验。例如:小班的烁烁中午就餐时只等老师喂,不肯自己吃;还有奕奕,午睡起床时就喊:“老师,我不会穿袜子。”坐在小床上等我给她穿。如何与家长沟通、合作,教孩子学会自理?我从《幼教园地》上学习好的做法,实践与家长交流的艺术,很快就达成家园一致性教育。还有,受到《幼教园地》上他人教育经验的启示,我开展沙地自主游戏实践,为孩子们提供自主探究的空间,鼓励孩子们自主寻找操作玩具:小碗、竹筒、簸箕、小桶、铲子、小筛子等。孩子们玩出了属于自己的游戏——在沙地里找石子、挖洞洞、垒燕窝……

《山东教育》(幼教园地)是一座连心桥,我领略了心灵沟通的力量

山东教育社举办的全省《幼教园地》通讯员培训班,给老师们呈现了一场场学习盛宴,专家、教授们的讲座让我们受益匪浅。如2000年的培训班,曾晓东教授以“透过经济学看教育”为题,让我们了解教育中的分工与协作。她所列举的唐僧师徒成功取经所体现的人生哲理,至今仍指导着我的工作。参加培训期间,我通过与编辑部编辑老师们的个别交流,学会了如何选题、如何撰稿、如何捕捉教育的精彩瞬间。平时,我也经常通过书信、电话、QQ、微信等与他们进行交流,编辑老师都成了我的良师益友。

李海燕主编从我的稿件《科学管理幼儿园资料库》中发现了我园的资料库不错,亲自来到幼儿园进行实地考察,并对资料库的改进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针对我园开展的幼儿综合自主实践活动,我时常向高长明主编咨询,他不厌其烦地教我如何把这些活动通过文字呈现出来:要抓住活动的精彩点,不要面面俱到;用平实的语言描述,不要用华丽的辞藻堆砌……在高主编手把手地指导下,我的系列文章发表在《幼教园地》上。我也忘不了黄玮老师,与她的交往始于书信,她指点我:“家庭教育的稿件要有鲜活的实例,才能吸引读者。”陆春燕老师每天通过QQ、微信分享关于教育生活的感悟,散发着满满的正能量,抒发着宽广的教育情怀。她的人格魅力吸引着大家去关注工作生活中的教育细节,感染着大家以积极的态度去发挥教师的教育影响,激励着大家用心记录教育点滴、坚持通过写作的方式提升自身的教育理念。常瑞芳老师对我的稿件要求非常严格,这与她严谨做学问的态度息息相关,从题目拟定、专业术语运用、论点确立、论据说明到论证过程叙述,她都一一指导。她在稿件上用红线、蓝线、黄线标注出来,让我一遍遍地修改,她还推荐一些好稿子让我阅读学习。还有我信赖的李妍副主编、刘兰娟老师、胡培红老师、王晓磊老师,经过编辑老师们的指点帮助,我的撰稿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也从中体会到了他们的敬业、辛苦和执着。感恩遇见,从编辑老师的身上,我看到了他们的乐于奉献、谦逊平和和专业领航。

《山东教育》(幼教园地)是一道风景线,我邂逅了一路同行的曼妙

这么多年来,《山东教育》(幼教园地)凝聚了编辑老师们的智慧、才干和心血,一个个精彩的栏目,把幼儿园里那些有意义的故事真实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更让我感动的是,《山东教育》(幼教园地)始终紧跟国家教育改革与发展总基调,不断变革,从封面设计、版面编排,到栏目设置、内容选择,都不断改进,使其更丰富实用,更适宜读者的审美和阅读。我钟情于《教科研》《管理之窗》《经验荟萃》《幼教人心语》等保留栏目,青睐于《游戏与玩具》《家园双通道》《百草园》等经典栏目,也惊喜于《课程建设》《热点话题》《教育叙事》《家教育儿》等创新栏目。丰富的稿件内容,充分展现了学前教育前沿的经验,引领着一线教师的教育实践,更丰盈了广大教师的教育情怀。

《山东教育》(幼教园地)也承载了幼教人前行的教育思想、教育观点、教育理念、教育经验、教育方法,广大教师在这里相互碰撞、引发共鸣,相互学习、共同成长。银座幼教集团赵春梅园长的《幼儿园十度管理》,东营市海河幼儿园王静老师的生活故事《小六班》,江苏省常熟市梅李中心幼儿园钱剑阅老师的《我和奇奇的故事》,江苏省江阴市第三实验幼儿园陆春燕老师的《在“草根教研”中获得专业成长》《教育无处不在》……一篇篇精彩的文章,美艳了我们的视野,坚定了我们的职业理想,提升了我们的专业素养。

《山东教育》(幼教园地)以其既“仰望星空”又“脚踏实地”的风格,深受老师们的喜爱。为一线教师搭建交流教育经验的平台,为一线教师提供日常教育教学所需的有益经验,《山东教育》(幼教园地)成为广大教师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前行的重要支架。这如画如诗的风景,陪伴着我们的教育生涯,一路采撷有意义的教育故事,一路欣赏同行者的成功风采,一路成就自己的教育理想。

我读懂了《山东教育》(幼教园地),也读懂了自己,与《山东教育》(幼教园地)同行,丰盈了我的教育人生。

(山东省博兴县第一小学附属幼儿园 李爱珍)

作者:李爱珍

编辑:王煜玲

相关阅读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