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清晨,居然会传来凉风阵阵,这让骑在山地车上的我倍感惊喜。穿越了小半个城市,我来到幼儿园门口,迎面碰上从门卫室走出来的丁园长。我不禁与她打趣:“怎么?又抢第一名啊?”丁园长摇了摇手中的书,笑着说:“哈哈,6月份的《山东教育》(幼教园地)寄来了,本来我想当第一名读者,既然碰到你了,就不抢你的最爱了,等你看完了我再看。”我双手接过,说:“还是您最了解我,谢谢!”——可不是,幼儿园里订了二十几种报刊,我唯对《山东教育》(幼教园地)情有独钟,谁能体会我们从相遇、相知到相伴这十几年的交情?谁能懂得一个一无所知的黄毛丫头因了一本好书的引领,慢慢开始懂得享受自己的智慧人生?
好书相遇——源自园长的善意推荐
刚踏入幼儿园的时候,我感觉惶惶不安,尽管孩子们举行了热烈的欢迎仪式,可是我却无比难过地发现了一个事实——不是所有孩子都真正接纳了我。比如,晨间接待的时候,我热情洋溢地向每一位来园的孩子打招呼,科科小朋友却没有回应我,而是面无表情地从我身边经过,任由我无比尴尬地立在那里;户外活动的时候,我邀请孩子们参加集体游戏,浩浩小朋友却自己跑去荡秋千,我蹲在他身边好言相劝,他抬起头淡定地说:“可是我不想去,我就想在这里玩秋千。”到底是哪里出了错?书本上说教师要热情对待每一个孩子、要尊重孩子的想法……这些我都做到了,可是为什么别的老师可以流畅地组织一日活动,一到了我带班,孩子们就有种种不配合?等我把疑问向园长坦白时,园长慈祥地笑了:“学校里学的理论知识你都懂,但是理想与现实是有差距的,孩子们不配合,是因为你还没有真正走进他们的心里。正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我这里有几种刊物,你可以看看里面的教育笔记之类的文章,学学碰到具体事情后艺术处理的小妙招。”
离园后一回到家,我便迫不及待地开始细细研读,《山东教育》(幼教园地)中的《幼教人心语》栏目让我眼前一亮——原来我的困惑大家也碰到过!原来每位教师的成长都需要一点一点进步,一天一天成长!来自全国各地的幼教人在这里吐露心声、切磋技艺,我顿觉豁然开朗。他们遇到的事情,可能将是我遇到的事情;他们探索出的幼教之路,可以使我在幼儿教育过程中少走弯路。于是,这本书深深地印入了我的脑海,我如获珍宝地把每一页都细细研读。
等我再去还书的时候,《山东教育》(幼教园地)在几本刊物中显得有些“旧”。我知道,那是反复研读的痕迹,细心的园长笑呵呵地说:“原来你也喜欢这本刊物啊。”如此看来,在选择性阅读方面我们还有共同点啊!的确《山东教育》(幼教园地)能给我解疑答惑——感谢园长,善意推荐使我与好书相遇。
彼此相知——我与《山东教育》的有效互动
把《山东教育》(幼教园地)上的小妙招、好方法运用到生活中逐渐成了我的一种好习惯,这种习惯让我受益匪浅。记得有人说:“好的习惯,如同银行里一份利益丰厚的存款,会有源源不断的利息,让人终身受益。”我的关注点逐渐从《幼教人心语》栏目扩大到了《活动案例》《创意天地》《家教育儿》《教育叙事》等栏目,并开始尝试与《山东教育》(幼教园地)进行互动。
2007年,我在《山东教育》(幼教园地)1、2月合刊上发表了《不想跟你在一起》一文。后期在精心研究刊登在《山东教育》(幼教园地)上的一篇活动案例时发现:设计活动时,可以用一个完整的情境将整个活动串连起来。受此启发,我用心设计了健康活动“小蚂蚁运粮”,并受到了领导的好评。正好赶上胶南市组织青年教师进行优质课比赛,2010年我组织的体育活动“小蚂蚁运粮”获得了胶南市一等奖的好成绩。在阅读中我发现封底的《创意天地》栏目构思大胆,打破陈规局限,非常有利于开阔教师的视野,于是,我便将班级设计的自制布玩具向《山东教育》(幼教园地)投稿,没想到我又成功地在2014年1、2月合刊上发表了《自制布玩具来啦》一文。这次投稿成功,整个幼儿园掀起了新一轮的自制玩教具的高潮。
永久相伴——《山东教育》成为我们教研路上的好伙伴
自我提升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十几年来,我一直坚持通过优秀刊物学习专业知识——进行实践——再学习——再实践,如此循环,逐渐形成了螺旋式上升的状态。经过千锤百炼,2015年,我参加了黄岛区幼儿教师基本功比武,荣获一等奖;2017年,我被评为西海岸新区教育教学能手;2020年,我被晋升为中小学高级教师。
园长见证了我的每一次进步,决定让我担任教研组长,引领幼儿园全体教师一起成长。我惶恐不安,因为在幼教一线研究幼儿我在行,可是抓管理我还真没有经验,于是,《山东教育》(幼教园地)的《管理之窗》成了我的有力法宝。大班老师向我抛出了来自教育一线的第一个问题:在“家乡美”的主题中,孩子们搭建烟台东村的烟台顶时,对于“八角楼”的封顶遇到了困难,反复尝试总解决不了八个角延伸到一样长的困难,教师对如何引导幼儿进行深层次游戏产生了困惑。翻开2020年6月的《山东教育》(幼教园地),正好看到了刘霞老师写的《聚焦材料,深度教研》,我突发奇想:为何不尝试组织教师们用“亲身体验”法在“玩”中开展材料研究?刘霞老师指出:“看着孩子们玩和老师自己玩,老师们的感受是完全不一样的,老师亲自玩一玩,才能发现孩子们可能需要怎样的帮助,孩子们并非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而游戏,而是为了体验游戏的挑战和快乐而持续保持游戏的兴趣。”于是,我向全体教师透露了第一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搭建烟台顶的八角楼。教师们以级部为单位纷纷查阅资料,运用哪些搭建技能,需要准备什么材料,商讨如何分工搭建,谁来做基本的作品讲解……正是有了前期的充分准备,第一次教研活动非常成功,园长给予了充分的肯定:本次活动调动了全体教师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是无穷的;发挥了无穷的创意——除了用木质积木进行主体建构,封顶的辅助材料还可以运用皱纹纸、彩带、麻绳、自编花绳……这些都能解决八个角的长度延伸难题。活动中小班级部教师们甚至运用真人,戴上了自制的帽子、穿上了表演服装,扮演起八角楼旁边的雕塑……在后期的活动延伸中,大班的孩子们看到我们不同级部的搭建图片也欢呼雀跃:“哈哈,原来我们还可以这样搭建啊!”聪明的教师马上抛砖引玉:“是啊,除了这些,我们还可以怎样搭建呢?”我非常欣赏此举,教育的艺术在于充分发挥孩子的主观能动性,而绝非刻意模仿。
阅读,是一种优雅的心灵运动,它让我们突破了生活的局限,让我们的心灵世界更加充实。迎接每一期《山东教育》(幼教园地),成了生活中的一种美好期待,满怀喜悦地同老师们互相分享阅读收获,成了我最喜欢的一项工作内容。我希望,我们能够在阅读中共同蜕变!《山东教育》(幼教园地)犹如一盏指路明灯,在它的照耀下,我们全体教师将彼此相伴,在烟台东幼儿园这片土地上用心播种,打造出景色怡人的儿童乐园。
(青岛西海岸新区隐珠街道办事处烟台东幼儿园 张德举)
作者:张德举
编辑:王煜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