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一次“行走的课堂”
发布时间:2021-01-04 15:31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王晓玲 A+A-
-分享-

是谁在趵突泉畔留下了琅琅的读书声?是谁兴致勃勃地行走在泉城的古街古巷里?是谁在老舍纪念堂前以充满敬仰的眼神久久地凝望?去年12月19日,周六,天气晴朗、澄澈,稍感寒冷,但低温阻止不了学生们坚定有力的求知脚步。我们班组织的班级语文综合实践活动“我爱家乡——跟着老舍读济南”如期举行。

杜威说:“走出教室一步,就意味着对学科的超越;选择了一种教育,就选择了一种生活。”我爱语文教学,愿意用先进的理念、丰富的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用细腻的人文情怀、丰盈的语文素养,结合教材设置一次又一次“行走的课堂”,让传统、习俗、文化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发芽,进而收获别样的风景。

上一次,我在“汉字记忆空间”博物馆里开展了“探寻汉字记忆,感悟古人匠心”活动。学生们聆听了关于汉字演变脉络的讲解,探寻了汉字之源,了解了汉字形态的演变,感受到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这一次,我带领学生们阅读作品,感受老舍,循着老舍的足迹,品味他与济南的历史渊源,寻觅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精神坐标。

“设若你的幻想中有个中古的老城,有睡着了的大城楼,有狭窄的古石路,有宽厚的石城墙,环城流着一道清溪,倒映着山影……”学生们在美丽的文字中诵读,流连忘返;“启明街、高都司巷、将军庙街、双忠祠街、鞭指巷、芙蓉街、西更道街、曲水亭街、百花洲……”一个个古老的名字吸引着学生们探寻一段段老济南的往事。我对学生们说道:“他陶醉于秀美安适的泉城山水,也倾情于博大精深的齐鲁文化。在他的笔下,用充满诗意的语调来写济南独一无二的山水景致。”学生们思考着我的话语,久久地回味……

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导师,作为他们喜欢的语文老师,我希望学生多走出去,多了解、多听、多长见识。我喜欢开展这样的语文活动:播下文学启蒙的种子,打开通向社会的一扇窗,开启足迹研学的旅途,为学生了解我们的家乡并热爱我们民族的文化打下深深的烙印,为自己的成长涂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作者:王晓玲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