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国内 > 正文
到2025年北京将新增16万个中小学学位
发布时间:2021-01-07 08:42 来源:中国青年报作者:​樊未晨 A+A-
-分享-

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近日,北京市教委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中小学学位建设的工作方案》,该方案提出,到2025年,将新建、改扩建和接收居住区教育配套中小学150所左右,完成后新增学位16万个左右。

北京市教委提出,今后一段时期,受出生人口增长周期和“全面二孩”政策的影响,北京市中小学适龄人口规模快速增加,群众对公平、高质量的中小学教育需求与学位供给不充分、布局不均衡之间的矛盾不断加大。为进一步推进解决中小学学位供给问题,有效保障群众学有所教,北京市制定了该方案,列举了16项重点任务,并指明了每项重点任务的主责单位。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多渠道增加学位资源供给”是所有任务中的“重中之重”。未来几年,北京市将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原则,严格落实教育设施专项规划,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育用地,完善办学条件标准,建立中小学建设项目库,补齐教育设施欠账。到2025年完成新增学位约16万个的主责单位为北京市教委、北京市发展改革委、北京市规划自然资源委、北京市住房城乡建设委及各区政府等。

北京市还支持学校整合校内空间资源,在保障教学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适当扩大班级容量,强调除用于举办经教委审定的教育用途外,各区教育用地和房产不得出租或出借。

北京市特别提出,要严格中小学学位管理,有效控制中小学学校建设成本,禁止超规模和超标准建设学校。同时,根据学位供给情况和户籍、房产、居住年限等因素,全面推进单校划片和多校划片相结合入学方式,形成更加公平完善的就近入学规则。严格执行非京籍入学审核政策。

北京市要求各区制定三年行动计划,分年度、分区域制定中小学学位建设实施计划,将中小学布局规划和建设重点工作列入政府实事项目,调整完善对部门和学校的考核激励办法。

北京市市级教育督导部门也将把中小学学位建设情况作为对区级人民政府履行教育职责督导评估的内容,把督导检查结果作为评价政府履职行为的重要依据,对发现的问题,要强化问责、限期整改。同时加强对中小学建设项目的监督管理,做好中小学学位建设重大项目和专项资金审计监督,实行全过程审计。



作者:​樊未晨

编辑:迟佳

相关阅读

明年2月1日起实施!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有了“国标”

记者今天了解到,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中小学生午休课桌椅通用技术要求》国家标准,将于2026年2月1日正式 ...

09-01 15:19央视新闻客户端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09-03 10:41人民日报

铭记!传承!奋进!教育系统多种形式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硝烟虽已远去,胜利的号角仍在回响。共同铭记历史,正是要弘扬伟大爱国 ...

09-03 16:28中国教育报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