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培养幼儿爱劳动的好习惯
发布时间:2021-03-09 08:45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宋金云 A+A-
-分享-

幼儿爱劳动的习惯是在环境的熏陶、语言的激励、行为的规范和坚持的态度都具备的条件下,日积月累形成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做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不断提高幼儿的劳动能力,巩固他们已有的劳动技能,使他们逐渐养成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一、学校教育策略

结合当前一些幼儿不爱劳动的不良现象,教育工作者要有紧迫感、危机感,并且要高度重视。近年来,东营市垦利区兴隆街道中心幼儿园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幼儿热爱劳动,激发幼儿渴望劳动的情感,培养他们爱劳动的好习惯。

“小故事、大教育”。教师引导幼儿阅读《懒惰的熊》《小水桶》等童话故事,通过有趣的故事内容,让幼儿了解懒惰的坏处,知道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从而激发幼儿热爱劳动的情感。

以人物事迹为榜样。教师利用适宜的时间,为幼儿讲述雷锋、列宁等中外名人参加义务劳动的真实故事,用感人的事迹激发幼儿的劳动意识,引导幼儿热爱劳动。

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师带领幼儿走进工厂、社区。例如:到纺织厂车间观看布的生产过程,到超市里观看售货员的劳动过程。同时,引导幼儿尝试各种实践活动,让幼儿在劳动中积累生活经验,感受劳动的社会意义。

创设游戏环境。教师因地制宜创设社会区域游戏环境,幼儿利用自身已有的社会经验演绎各种社会角色,提升劳动技能。

开展生活教育。将爱劳动的习惯培养渗透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开展生活教育。例如,教师引导幼儿整理衣帽、床铺等。同时,开展“我是小小值日生”活动,让幼儿感受到为他人服务的乐趣。

以评比活动促成长。为强化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幼儿园开展了“我是劳动小明星”等评比活动。这样不仅激发了幼儿爱劳动的兴趣和热情,而且增强了幼儿的集体荣誉感。

二、家庭教育策略

以良好的家风熏陶孩子。家庭是幼儿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习惯。家长应该以身示范,积极营造“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别人的事情帮着做”的良好氛围。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成为正能量的受益者、传播者。

大胆放手,及时鼓励。当孩子想参与家务劳动时,家长要抓住时机,培养孩子的爱劳动意识。要学会放手,让孩子大胆地尝试,而不要把孩子攥在手心里。要积极鼓励孩子参加劳动,并且给予孩子相应的行为指导。当孩子出现差错时,切忌大声训斥孩子,以免挫伤他的劳动积极性。

正确引领,持之以恒。孩子的改变需要时间,更需要家长耐心和适时的引导。因此,正确的教育方式至关重要。比如,家长强硬的态度可能会引起孩子内心的反感,以致事与愿违。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必须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并且持之以恒,以增强孩子的劳动意识。(作者:东营市垦利区兴隆街道中心幼儿园  宋金云)

作者:宋金云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