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山东 > 正文
不愁学费学校不弱!小学校长亲身见证山东贫困山村教育巨变
发布时间:2021-03-24 16:21 来源:山东教育新闻网作者:迟佳 A+A-
-分享-

山东教育新闻网讯 今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临沂市费县薛庄镇中心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张贵州被评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张贵州所在的学校地处沂蒙革命老区,由于贫困村多,当地的12所小学中,有11所位于贫困村,条件简陋。

在今天(3月24日)上午举行的山东教育脱贫攻坚新闻发布会上,张贵州校长来到了现场,和大家分享了所在学校实施实施教育扶贫工作以来发生的变化。

张贵州介绍,贫困村的小学很多地处偏远,最远的距离镇驻地45里。当地共有在校生5767名,最多时贫困生能达到492名,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53名。2015年以前,学校校舍简陋、没有食堂、缺少体育艺术教学设施,孩子来“上学”就是来“上课”,仅仅满足基本的文化课教学。

教育脱贫攻坚让他感受到的第一个变化就是贫困儿童上学不愁了。贫困家庭的孩子,不仅不用交学费,而且小学寄宿生每生每年补助1000元,初中寄宿生每生每年补助1250元;小学非寄宿生每生每年补助500元;初中非寄宿生每生每年补助625元。在此基础上,我们还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和落实了新的补助政策,即免除了建档立卡学生的校服费、课后服务费和餐费等,孩子上学再无经济压力。

第二个变化是贫困地区的学校不弱了。借助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项目、中央省市各级扶贫专项支持,他们先后获得资金5793万元,消除危旧校舍9116平方米,建设餐厅12处共2908平方米,建设高标准篮排球场1处1574平方米,为51间教室、宿舍装配了空调,实现了1000M网络进校园。5700多名农村娃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村民都说:“党的教育政策好,学校变漂亮了,教学设施也配齐了,孩子的行为习惯也好了,成绩也提高了,我们老区父老乡亲有了好福气”。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千百万贫困家庭的孩子享受到更公平的教育机会,孩子们告别了天天跋山涉水上学,实现了住学校、吃食堂”。

(记者:迟佳 摄影:王占波)

作者:迟佳

编辑:周玉森

相关阅读

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举办

8月25日-29日,全省高校大学生党员示范培训班在济南举办。培训班深入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党员教育培 ...

09-01 14:38山东省教育厅

《人民日报》点赞山东职业技能培训工作

8月26日,《人民日报》刊发《从校园到职场 就业服务不断线——集中资源力量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点赞山东开展“微培训”护 ...

09-01 16:21人民日报

山东校园“秋点兵”,多彩开学礼启新程

 9月1日,山东大地校园焕彩,开学盛典如约而至。开学仪式从传统到科技赋能,从爱国教育到梦想启航,全省各地中小学、幼儿园以 ...

09-02 09:32山东教育新闻网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