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扶持、直播赋能,村里的“那俩大学生”交出一份如花创业样本
发布时间:2021-03-29 13:38 来源:大众网·海报新闻作者:包春玲 王锦川 A+A-
-分享-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在临沂莒南县涝坡镇张家围子村,两位大学生建造的百亩菊花产业园-茶语花香菊花产业园,在菊花盛开的季节,满园尽带“黄金甲”,形成乡村振兴在鲁东南地区的一个小小剪影。

  被村里人称为“那俩大学生”的徐燕和牛效欣,2017年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专业。这对志趣相投的情侣,在校时跟着中日韩菊花专家郑成淑教授学习,从事菊花种植研究。“我们从小都生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特殊的感情。我们也喜欢农业,所以读了四年大学之后,还是毅然决然地选择在农村创业,想为中国农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毕业后,他们去往全国各地考察学习,学习农户的种植技术,请教菊花专家,拜访菊花茶生产企业……理论加实践,他们整合了适用于临沂莒南丘陵地区的种植技术。

图片

徐燕、牛效欣和他们培育的菊花

  作为大学生入乡创业,种植经验少、社会实践缺乏,相对会走一些弯路。但同时,他们的理论知识和对农业发展的敏锐度成为他们的优势。大学生们将所学的技术与当地农业生产相结合,有助于极大提升资源利用效率,同时更快地识别新技术潜在的商业机会。正如徐燕所说:“农村现在需要注入新鲜血液,需要年轻人投入到这里,将农民传承下来的种植经验与大学生所具备的经营思维相结合。这样,农村才会展现新风貌。”经过近4年的坚持与发展,两人为村里引进10余种食用、茶用菊和8种颜色的观赏菊,总面积近百亩。

图片

徐燕在产品展销会上推销菊花茶

  “工具人小牛上线!我们现在的景象呢,就是'满城尽带黄金甲',小牛同学,你是不是有抓到了金子的感觉?”直播赋能,让传统产业插上了“电商翅膀”。通过直播平台,徐燕和牛效欣小两口每天都能接到来自天南海北的网络订单。小两口事无巨细地把生产、丰收菊花、花茶制作过程等等的细节拍下来,朴实中透露着有趣。他们还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打理赠送粉丝的多肉、赶农村大集的收获、结婚后过的第一个三八妇女节……吸引粉丝这件事,跟种植菊花一样,他们是认真的。“线下受众群体比较局限,服务人群少;线上受众群体比较广,当地的优质农产品更能走出去,扩大知名度,解决销售难题。”截至目前,他们做自媒体已经一年多,在今日头条、百家号、B站等平台直播宣传,全网粉丝10万+。

图片

B站“那俩大学生下乡记”记录创业、生活的点滴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他们见识到了互联网的强大:以前只能局限于线下,所以销售也会受局限;但通过直播,能让全国人民品尝到莒南优质的农产品,比如香甜软糯的蜜薯、饱满脆甜的花生等。徐燕表示,直播的销售量能占到总销售额的80%。“我们做电商和自媒体起步比较晚,粉丝量比较少,影响力小,所以我们还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积累。后期我们推广当地农产品,还希望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能够在快递费用上得到更低的价格。”

图片

牛效欣向全国消费者发送产品

  和煦的春风吹绿了村头的柳叶,三月的暖阳染红了山腰的杏花。菊花产业园内春耕忙,来自张家围子村的村民们有说有笑,他们正忙着给菊花施肥。

  “以前就是在家种点地,年纪大了也做不了太累的体力活,地里不忙的时候就帮忙照看一下孙子孙女。现在好了,我还有了副业,把这些菊花养好就是我的任务,产业园里休假的时候,每天也得过来看看这些菊花,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他们一点点长大,心里高兴、踏实。”刘文臻是附近张家围子村的村民,产业园里像刘文臻这样的工人有40多人,一年下来,可实现人均增收5000元。

图片

牛效欣与村民在车间制作菊花茶

  “那俩大学生”的菊花产业园不仅为村里提供了就业机会,还带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涝坡镇菊花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三届,每年都会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赏菊品茶,村民们也会把自家的农产品带到文化节展销。

图片

涝坡镇第三届菊花节开幕式

  “现在国家支持农村发展电商,大学生在农村创业的人数呈增长态势,大学生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机会。他们都属于新型职业农民,他们种植的菊花不用化学农药,在地里铺上防草地布,避免了使用除草剂。但大学生的种植经验较少,还需要与当地村民互相支持。”莒南县基础设施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家连介绍说。

  展望未来,“那俩大学生”期待满满。目前,他们以生产菊花茶为主,同时也推广莒南当地的其他农产品:花生、红薯、板栗等。他们希望今后能助力于乡村振兴发展,带动当地农民一起发家致富。参加电商培训,拓宽销售渠道,将当地农产品推广出去,成为当地农产品代言人。

图片

徐燕与村民在收花生

  近年来,莒南县坚持人才先行,通过下派、内育、外引等方式,着力抓好村级管理人才、农村实用人才、在外优秀人才三支人才队伍建设,有力地助推了乡村人才振兴。实施“桑梓英才智汇莒南工程”,支持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以乡情乡愁为纽带,通过各类政府门户网站、“两微一端”等宣传阵地,加大对乡村振兴及人才新政等宣传力度,吸引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就业,营造了人才引领乡村振兴的浓厚氛围。领着农民干,帮着农民赚。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大学生来此创业。在莒南这片希望的田野上,一幅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瑰丽画卷正徐徐展开。

作者:包春玲 王锦川

编辑:白天

相关阅读

济宁学子获得世界冠军!打破世界纪录!

 近日,2025年世界跳绳锦标赛在日本川崎举行,济宁市兖州区一中附属学校学子李武赫、张海腾、巩洛伊、武启轩代表中国队出战 ...

08-05 09:16兖州区教育和体育局

青岛黄海学院田径队魏梦瑶勇夺第23届全国大学生田径锦标赛女子乙组400米冠军

青岛黄海学院田径队魏梦瑶同学以惊人的意志力与实力,勇夺女子乙组400米冠军,并在200米项目中斩获季军!

08-19 09:02青岛黄海学院

济南市市中学子,破纪录、拿金牌!

16届射击亚锦赛继续在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进行,在当日的女子10米气手枪比赛中,市中区培养的优秀学子马千珂与搭档姚千寻、曾 ...

08-20 11:22综合自中国体育报、体坛时闻、区体育事业发展中心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