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子当有“大爱”
发布时间:2021-03-30 11:14 来源:《山东教育报》(综合版)作者:王京礼 A+A-
-分享-

父母疼爱孩子是天性,窃以为可将其分为两类,一类是“小爱”,一类是“大爱”。

多年前,女儿去大学报到,我和爱人专车去送,爱人还在汽车的后备厢里塞满了女儿平时爱吃的零食。到达后,爱人事无巨细,直到将女儿的床铺收拾妥当,才千叮咛、万嘱咐,向女儿道别。我们夫妻俩对女儿的爱,是狭隘的“小爱”。还是多年前,我在一所乡村中学教书,暑假里进行家访,一名学生的父亲对我说,自放了暑假,他就带着儿子到他打工的板材厂同吃、同住、同劳动。他还说,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加孩子的人生体验。闻听此言,我的脸立刻红了。这是因为,两者对照,人家这是有格局、有智慧的“大爱”。

细细想来,我们对孩子的爱,“小爱”多,“大爱”少。因为,做父母的大都从当下考虑,给予孩子“小爱”,而从长远考虑,给予孩子“大爱”的人,难能可贵。

实际上,身不由己地给予孩子“小爱”,是父母对孩子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是天然的舐犊之情。可是,这种天然的“小爱”,格局太小,就像我们天天要浇水施肥的花盆里的花草,难以长成参天大树。

对孩子而言,缺少“大爱”的滋润,长大成人后肯定难当大任。所以,我们需要格局大、有智慧的“大爱”。

古代,格局大、有智慧的“大爱”的例子令人拍案叫绝。孟母“断机教子”,成就了孟轲这位战国时代的教育家、思想家。岳母在岳飞瘦瘦的脊背上刺下“精忠报国”4个大字,使岳飞成为抗金名将,令世人敬仰。

当下,格局大、有智慧的“大爱”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同单元的邻居嫂子,每到暑假,就不顾儿子、儿媳的反对,执拗地带孙子回农村老家居住一段时间。在农村老家,她天天带着孙子光着脚丫到田野里拔草,或者到菜园子里给蔬菜浇水、施肥。多日过后,从农村回到城里,孙子的脸黑中泛红,不如从前水灵了。儿子、儿媳抱怨孩子缺乏营养、瘦了许多。可是,这位一生都没喝过“墨水”的邻居嫂子却对儿子、儿媳说:“电视上、广播里都有人唱‘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我难道做错了?我这是让孙子增加‘人生营养’!”闻听此言,我大呼:这“大爱”有格局、真“智慧”!

我们那一带有一位教育局局长,他的女儿大学毕业后想应聘他管辖的一所城里学校的教师,但由于专业不对口,他撵她去应聘外地偏远村小的教师。起初,女儿不理解父亲为何如此“不近人情”。确实,作为一局之长,改一下招聘条件,把女儿留在身边或按女儿的专业对口“行文”招聘条件,那是再简单不过的事情了。但他没这么做,近乎绝情地将女儿“撵”到了乡下。多年以后,当女儿真正扎根乡村教育这片沃土并成为“乡村名师”时,才真正明白了局长爸爸珍藏在心中对她不能言明的“大爱”。

真正的“大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国家的栋梁之材,培养成优秀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所以,我们对孩子的教育要有“大爱”。(作者:王京礼,临沂新桥中学)

作者:王京礼

编辑:冀春鑫

相关阅读

从“不敢触碰”到“主动创造”——一堂中职优质课的破局之路

“老师,这个齿轮我不敢拆,担心因操作不当导致其损坏。”这是中职“机械制图”课堂上常见的情况。曾有七成学生面对实物无法规范 ...

09-03 14:53《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区域阅读工程如何打造新样态

深化阅读工程,是提升区域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举措。近年来,烟台市莱山区教体局扎实推进大阅读工程,构建教研员、校长和教师三级 ...

09-04 09:12《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以“三学”为核心枢纽,探索跨学科融合教学新尝试

在义务教育改革不断深化的当下,学校跨学科融合教学的实践探索与发展路径已然成为教育创新重要的发力点。

09-04 09:15《山东教育报》综合版

ICP备案序号:鲁ICP备16007069号-3
鲁公网备案号:3701030200074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200001
违法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531-5175653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山东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山东教育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下载使用

山东教育社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微信公众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头条号

山东教育新闻网
官方微博